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74207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1.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 威尔逊时期B. 罗斯福时期C. 杜鲁门时期D. 肯尼迪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题干所指金融、工业、贸易的领导地位在杜鲁门时期得以实现。1944年,西方国家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基础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此时杜鲁门在任

2、,他于1945年就任美国第33任总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名师点睛】本题可以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为达成世界霸主目的,在政治上实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在经济上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 “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

3、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属现象主要得益于A. 国家干预的加强B. 混合经济的完善C. 第三产业的兴起D. 信息技术的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90年代,美国进入到“新经济”的发展时代,信息技术的不导数据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D项正确;AB项与90年代不符合,排除;C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3. 19811987年,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企职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1.5%下降到1988年的6.5%。这可能发生于A. 两

4、极格局下的联邦德国B. 处于经济滞胀时期的英国C.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中国D. 戈尔巴乔夫改革期间的苏联【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811987”、“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经济滞胀时期的英国,为了应对滞胀,英国由国家过多干预项经济自由主义转变,出现“多市场、少政府”的趋势,故选B;两极格局下的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也就不存在“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排除A;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目标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而非转变为私有,排除C;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在经济上主

5、要是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各项经济改革措施均没能奏效,排除D。4. 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 实行“凯恩斯计划”B. 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标中“word bank ”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故A项排除;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故C项排除;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是国际货币基

6、金组织,故D项排除。故B项正确。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银行职能5. 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性的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没有跨国公司的信息,错误,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发达国家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错误;从网球鞋、电视机、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说明各国货物充斥科威特市场,这是经济全球华的结果,也包含了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

7、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6.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 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 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 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

8、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特点7.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A. “知行合一”B. “致良知”C. “格物致知”D. “心外无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用功学习时间长了,一旦通达就一切明朗(彻底明白)了,那么

9、事物外表,里内,精粗,我全知道,而我心中全部的事情将没有不明白的,这个说的就是格物,也就是知道事物的本质及所有,这属于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8.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 隶书B. 小篆C. 楷书D. 行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政治的体现,服务于政治。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统一。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隶书、楷书和行书都出现与小篆之后,故 A项、C项和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古

10、代书法艺术9.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 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 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 人非达到目的工具D. 法律是理性体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等信息可知,“他”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教育可以是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故B项正确;普罗泰戈拉主张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故A项错误;康德

11、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故C项错误;孟德斯鸠主张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 加尔文主张,人能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完全取决于上帝,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功,可以窥测上帝的拯救。此主张A. 否定了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B. 有利于维护罗马天主教的统治C. 激励人们去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D. 反对世俗统治者剥夺教会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达尔文的先定论的主张,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努力奋斗提供了理论依

12、据,激励人们去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故C项正确;加尔文并没有否定因信称义,排除A;其主张冲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排除B;D项与材料 无关,排除。11.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 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 进化理论的倡导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中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与题目中的信息“理性”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

13、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中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目中的信息“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主张12. 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 近代西方文化影响C. “师夷长技”的思想D. 兴民权、倡新学、救亡图存思想【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通讯的变化与西方思想传入之间的关系。邮票中有龙的图案,这是中

14、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A项不符合题意;近代邮政事业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产物,B、C两项不符合题意;邮票是清政府发行的,不可能体现兴民权的理念,故D符合题意。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与中体西用内容【详解】13.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世界市场的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

15、据“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说明正确;中国是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不能说明正确;1899年发生在戊戌变法后,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提出学习西方制度,错误;中国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说明中外交流加强,世界市场的发展,正确。故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14.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当时梁启超所言的是A. “法这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B. “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C.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 “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是梁启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言论,故选D;A是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的主张,不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是康有为的主张,C是严复的主张,排除。15.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