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73944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2题。1. 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2. 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月 B.4月 C.7月

2、 D.10月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3.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增强 B升高,增强 C降低,增强 D降低,增强4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56题。5 从1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

3、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6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 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 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8 与黑霜相

4、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 B C D2019年9月25日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曾因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原因被称为“建桥禁区”。下图为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读图完成910题。9 平潭岛大风天气最频繁的地点位于( )A地 B地 C地 D地10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区域气压差变小 B台风等天气变少 C抗风灾能力增强 D

5、沿海防护林建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完成11题。11下图是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

6、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8分)(2)指出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8分)(3)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6分)37.澳大利亚的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下图示意7月1日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回答下面小题。(24分)(1)比较7月1日澳大利亚南、北部沿海地区风速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2)说明7月1日该时刻澳大利亚大陆天气系统的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7、6分)(3)分析珀斯夏季的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形成原因。(6分)(4)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图中甲地土地干旱的主要原因。(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近年来,随着济南城市北跨战略实施,“旅游向北”成为泉城市民出游的新选择,位于济南市北部的济阳区由此发展为市民短途游和周末休闲度假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济阳区设计“赏花采摘田园游”、“乡村记忆研学游”、“纯真农家美食游”、“阳光康养度假

8、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等五大主题的自驾游线路12条,将各乡村旅游景区串点成线,以满足游客对旅游线路的差异化需求,并不断完善包括厕所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下图示意济南市济阳区位置。分析济阳区成为济南市居民出游新选择的主要原因。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青藏公路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自驾游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司机疲劳开车造成大量交通事故,同时在公路两侧有大量以食品、饮料包装物等为主的垃圾,严重威胁着高原的生态环境。2017年青藏线上有了一套科学的垃圾清理运输的系统“青藏绿色驿站”,该项目集“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为一体,为青藏公路沿线生态

9、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废物处置模式。针对近年来青藏公路上所产生的问题,请你为“青藏绿色驿站”这一模式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10分)地理试题答案【答案】1.B2.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2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是7月。【答案】3D 4B 【解析】3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

10、,D正确。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答案】5C6C【解析】第5题,比较图中14时与20时安徽省等压线分布可知,等压线走向相近且气压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从14时到20时,合肥风向变化较小,B、D错;但20时合肥等压线密度大于14时,等压距相同,故风力变大,A错、C对。第6题,14时,宿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合肥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B错;20时,冷锋已经经过合肥,降水或大风天气带走了大气污染物,合肥空气质

11、量好转,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答案】7A 8A【解析】7.秋冬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不利于霜的生成,因此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A符合题意;阴雨天气时云层较厚,夜晚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近地面不易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B;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C、D。故选A。8.材料信息表明,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

12、“白霜”。黑霜是因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人们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但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正确;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现象时,水汽的保温作用较强,因此白霜时近地温度高于黑霜时,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黑霜时未结霜,不存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现象,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9A 10D【解析】9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显示,当地北偏东22.5风频最大,图中地东北方向为广阔的海洋,对东北风阻挡小,摩擦力小,因此大风天气最频繁,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地的北偏东22

13、.5方位附近有半岛阻挡,大风天气相对地会较少,大风天气的频率相对较低,排除B。图中地和地为当地盛行风的背风海岸,大风天气相对较少,频率相对较低,排除C、D。故选A。没有材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表明当地近年来区域气压差变小和台风等天气变少,因此这些原因导致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B。抗风灾能力增强与当地大风日数递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对风力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弱风速,使得当地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因此沿海防护林建设最有可能是导致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11C【解析】冬季林地的气温较裸地高,故林地盛行上

14、升气流,裸地盛行下沉气流,故C处气温高,为低压,A、E气温低,为高压,B、D两处位于高低压之间。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高空的等压面弯曲与近地面相反。故选C。36(1)冬季。(2分)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任答对3点得6分)(2)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2分)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2分),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2分);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2分)。(3)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任答对2点得4分)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2分)【解析】本题以博斯腾湖为材料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从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中可知,冬季湖风、陆风风速都较小。湖陆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湖泊和周边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温差大小。博斯腾湖位于我国新疆地区,冬季河流断流,大气降水少,湖泊补给少,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气温低于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