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3596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学1分析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邓 卫,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第一节 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产品丰富而导致互通有无的交易行为;,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因为交易的需要而产生“市场”; 市场选址往往在水源地附近,故有“市井”之谓;周易系辞下记载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三、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由于私有制的出现而导致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诞生; 统治阶级出于防卫的需要而修建城池、割据自守,故管子度地云:“地之守在城。” 吴越春秋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四、“城”与“市”的有机组合产生了城市,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第二节 城市的界定、特征与构成 一、城市的界定 1.人口规模的标准 即以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人口达到某个规模时,就定为城市。联合国区域开发署建议城市的最低人口规模应为2万人。但各国相差悬殊。 2.人口密度的标准 即以单位地域空间内聚居人口的密度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人口密度超过某个界限时,就定为城市

3、。,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3.职业构成的标准 即以人口的职业构成、尤其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所占比例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非农业人口比重超过某个界限时,就定为城市。它比前两者更能体现城市的特征。 4.行政区划的标准 即以政府的规定和立法宣布的结果作为是否设立城市的标准,为各国所普遍采用。但它容易扩大城市的实际规模,混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别。 二、我国设市及设镇的标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三、城市的特征 1.密集性 人的密集 物质与资本的密集 文化的密集 2.高效性 高效率 高效益 3.多元性 多功能 多类型,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四、城市的构成 1.城市是一个复合的、宏观的大系统

4、 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建设系统 2.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 物质与资金流通 人员交流 信息交换,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 一、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 是农产品的集散地 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 城乡分离,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二、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 是商业贸易的中心 城市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 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三、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 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城乡融合、差别缩小,四、走向未来的城市 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 从集聚走向扩散,超级城市开始裂解 城镇小型化、群体化

5、和网络化,出现泛城市地区 城乡一体化,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病”的蔓延和恶化引起了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科都对此有独到的认识和解决之道。 1965年,美国学者汤普森(Wilbur Thompson)撰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标志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经济学才被引进我国。,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揭示城市经济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运行规律;分析其中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要素组织

6、;从经济学角度对主要的城市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技术经济论证和社会经济决策依据的一门经济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城市微观经济问题 城市宏观经济问题 城市公共部门与城市管理问题,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第一节 城市化的涵义、起源与测度 一、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它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为: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渐演化成城市地区;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普及完善;

7、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二、城市化的起源 “城乡分离论” 认为自有城市之初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距今已有6000 多年; “产业革命推动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只能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城市化的本质,原因在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发展是个别的、孤立的、分散的和缓慢的;在城乡关系上,农村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工业革命令城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之从政治、军事堡垒一跃而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是大量的、普遍的、联动的

8、和高速的;农村逐渐变成了城市的附庸。,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1.单一指标法 (1)城市人口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2)非农业人口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3)城市用地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2.综合指标法,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快慢总是由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所决定,并在那些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兴盛起来。因为只有农业发达,才能:

9、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 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 为城市工商业提供市场; 为城市建设和经济活动提供剩余劳动力。,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2.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冲破了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并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导致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原因在于: 最低临界值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 因此,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脱离了工业化的推动,或者工业化的进程严重滞后,都不能使城市化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3.

10、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在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它取代了工业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尽管工业所占比重开始萎缩,但城市化进程仍未中断,并由第三产业继续推动下去。原因在于: 第三产业涵义广泛,产业群体为数众多,覆盖了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新的劳动力资源的补充;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生了新的经济类型和新的产业,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市之中,尤其是信息产业; 工业化主要推动城市“量”的扩张,第三产业主要促进其“质”的提高。,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二、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1.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96

11、2年,美国经济学家布赖恩贝利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以数学模型表示即为: Ya lnX + b 式中:Y城市化水平;X人均国民生产总值;a、b回归系数。 世界城市化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1989年),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之所以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存在客观相关性,是因为: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步伐。在众多的商品中,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大多数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的增长引起对它们的需求更快地增长,从而带动要素投入结构(资本、劳力、土地等)相应地由第一产业向第

12、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使城市化步伐得以加快。 城市化过程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一项投资研究表明,同样的资本投入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大约为11001000;可见第二、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其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2.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集聚,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因此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3.科技进步与城市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将深刻地改变产业结构、劳动组织

13、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 先进的农业技术机械化,集约化,企业化; 便捷的交通技术小汽车,高速公路,城市捷运网; 发达的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因特网。,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第三节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一、城市化发展的 S 型曲线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 姆(R. M. Northam)发现:世 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 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 S 型曲线。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Y1/ (1+Ce-rt) Y城市化水平;t时间; C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的早晚;r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的速度。,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二、城市化各阶段的主

14、要差异 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在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高级阶段,发展速度再次低落,直至基本停滞。,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在城市化的三个阶段,主要差异如下: 1.发展速度的变化 慢快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二”“三” 3.动力机制的变化 农工商 4.空间形态的变化 点线面,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三、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1.集中型城市化 即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时的城市,表现为像一个巨大的磁力场。 在城市化的起步阶段

15、,集中型城市化占据主导地位。 2.扩散型城市化 即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不断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将其周边的非城市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时的城市,表现为像一个强大的辐射器。,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在城市化的中级和高级阶段,扩散型城市化占据主导地位。包括: 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 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 3.就地型城市化 即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周边城市的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开发,或由于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或由于生产结构的转变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从而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就地型城市化是一种特例。包括: 资源开发型(矿藏资源;旅游资源等) 对外交通枢纽型(大型民用机场;铁路站场;高速公路节点等) 产业结构升级型(商贸类;工业类),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第四节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一、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亦称聚合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它有两种表现形态: 同类企业的集聚: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彼此分享外部经济,促进良性竞争和新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节省顾客选购成本 异类企业的集聚:有助于形成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