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7317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检测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2018 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一、 1. 第一次世界大 爆 前,帝国主 国家 了争 世界霸 形成了两大 事集 。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A. 三国 B. 三国同盟C. 法西斯集 D. 反法西斯同盟【答案】 A【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知 可知,第一次世界大 前,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三国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成了三国 ,形成了两个 立的 事同盟。CD 是第二次世界大 期形成的 立的 事同盟。故答案 A。【点 】学生 要掌握19 世 末 20 世 初由于 本主 国家政治 展不平衡, 致两大 事集 的形成,成

2、 一 爆 的根本原因。2. 一杯苦酒俄 斯的布 什 主 和改革运 中 :“20世 30 年代以来,生 、煤炭、 、石油 是 先于 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 行 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 示了“斯大林模式”()A. 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 化的同 忽 了民生的改善C. 有利于 工 的迅速开展D.有利于 的持 展【答案】 B【考点】 社会主 道路的探索【解析】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 体制,内容是 先 展重工 ,忽 和 工 ,有利于 工 的 展,忽 了民生,故答案是B。【点 】本 考 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史 。3. 一位美国学者在 价 斯福新政 写道:

3、“其 斯福新政之所以成 神 ,与其 是因 它 上的成功,不如 是政治上的成功”。 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A. 使 慢地恢复 来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 整和巩固了 本主 制度D.加 了中央集 1名校名 推荐【答案】 C【考点】 大危机【解析】 【分析】 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整和巩固了 本主 制度。A 是 方面的作用; B 在民生方面的作用;D 是封建 期的政 形式。故 C。【点 】本 考 的是 斯福新政。4.1931 年 恩斯 :“几天前我曾在 刊上看到一 建 , 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 的公路 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在人 靠救 津 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 ,是不是 他

4、于 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是。”下列 措与材料 点相符的是()A.大力整 金融,恢复 行信用B. 减 量, 定 品价格C. 放 ,干 工 生 D. 建公共工程,增加就 机会【答案】 D【考点】 大危机【解析】 【分析】 本 考 的是 斯福新政的相关知 。 文中“ 在人 靠救 津 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 ,是不是 他 于 的境地就好些昵?当然不是。”的意思是 人人都有事做,都可以就 。当 ,美国政府 款 了 多公共工程,吸 了大量的失 者。ABC是 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不符合 文材料。故答案 D。【点 】本 考 学生运用所学知 解决 的能力, 度适中。学生不但要 斯福新政的内容,更要理解每 措施

5、起到的作用。5. 有学者 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 (Relief)、复 ( Recovery )和改革( Reform )。 表明 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 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 修大型水利工程C. 加 国家 干 D.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答案】 C【考点】 大危机【解析】 【分析】本 旨在考 学生 斯福新政特点的 。我 通 学 的知 知道: 斯福新政四 内容, 第一 , 国家 公共工程,减少失 人数, 属于救 的范畴。其中心措施是国家 工 的 整。1933 年,美国通 国家工 复 法,开始 工 行 整。 工 的 整既是复 ,也是改革。所以 斯福新政是在 本主 制度内部 行 整,

6、加 国家 的干 和指 ,以消除 危机, 是新政的特点。故答案 C。【点 】本 考 了 斯福新政的有关知 , 度适中。学生 要掌握 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6.1939 年 8 月 31 日,希特勒 署了关于 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 攻日期:1939 年 9 月1 日。” 署 命令是 了()2名校名 推荐A.突袭波兰B.进攻苏联C.偷袭珍珠港D.包围斯大林格勒【答案】 A【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材料中提到“进攻日期:1939 年 9 月 1 日。”1939年 9 月 1 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第

7、二代世界大战爆发。答案选A。二、判断题7.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危机得以消除。【答案】 错误【考点】 经济大危机【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知识暂时缓和了经济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所以本题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学生要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的作用。8. 将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答案】 正确【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8 年 9 月 29 30 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

8、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慕尼黑会议是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故答案为:正确。【点评】学生要掌握慕尼黑会议的时间、内容和影响。知道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高峰。三、综合题9.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3名校名 推荐( 1)材料一中“ 俄 民的气 和不 ”,是因 列宁 施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 察 5 中 A、 B 两个 段美

9、国失 率的 化情况,分析 致 两个 段失 率 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写重大事件名称即可)。( 3)两国 危机采取了什么共同的 整方式?【答案】 (1) 共 主 政策( 2) 1929 年 -1933 年 危机、 斯福新政。( 3)国家干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 大危机【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粮食被收集得像 帚 一 干 ” 合所学知 可知, 个内容体 的是 俄十月革命后 了巩固新生政 施的 共 主 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 2)根据折 中的 可以看到 A 段的 是 1929 年到 1933 年, 个 期美国 于 危机 期; B 段 1933 年到 1937 年,

10、1933 年美国 施 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步度 了 危机。( 3)依据所学知 分析可知, 俄 人民的不 情 , 整了 政策, 施了新 政策,美国 度 危机, 斯福 施了干 模式的新政,所以两国 危机采取的共同的 整方式是国家干 。【点 】本 比考 了 俄的新 政策和美国 斯福新政的有关知 , 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两国 危机采取的共同的 整方式是国家干 。10. 材料,回答 材料:“他是一位身残志 的的智者他以“新政” 口号, 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在 1932 年的 中,他以 倒 出。他目光 大, 求 ,勇于 新。他以必 的心 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把美国从危机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川教版世界 史

11、九年 下册( 1)材料中的美国 是 ?他就 前爆 的 危机有什么特点?( 2) 了 危机,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些措施主要从哪三大方面 行了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即中心措施)的内容是什么?( 3) 了解决大批工人失 ,美国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答案】 (1) 斯福; 、范 广、破坏性 。( 2) 政方面或金融方面、工 方面; 方面; 整工 复 法或 整 复 法。( 3) 公共工程或筹划大 模公共工程。【考点】 大危机【解析】 【分析】 ( 1)根据材料中的关 信息“新政”“ 1932 年的 中”“ 把美国从危机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合所学知 可知, 是在美国面 1929 年到 1933 年 危机 期, 斯福 上台 政;1929 年到 1933 年 危机包括:持 特 ;破坏性特 大;波及范 比 广。( 2)依据所学知 可知, 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涉及 政方面或金融方面、工 方面、 方面三大方面; 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恢复和 展工 , 施全国工 复 。( 3)依据所学知 可知, 了解决大批工人失 , 斯福采取了 公共工程的措施,以工代 ,招募工人,解决了一些工人的就 。4名校名 推荐【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