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1601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教师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学习重、难点】1.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2.难点:理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P7,完成下列问题(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1、 中国人民政治走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2.大会的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临时宪法 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毛泽东_

2、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义勇军进行曲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人民英雄纪念碑_。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_政治协商_制度。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 (“国庆节”来历) 2.地点:天安门城楼。3.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 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

3、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_祖国大陆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此以当家做主的姿态,走进了一个新的时

4、代。这表明我们已经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新时代。(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当堂反馈】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五四

5、运动 新中国成立C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3.2020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4.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

6、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1)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答: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二

7、(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最重大意义是什么?答:事件:开国大典。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2.难点: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P12,完成下列问题(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1.出兵原因:1950年6月,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中国 东北 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

8、政府派兵援助。2.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5.总司令: 彭德怀 (还领导过百团大战)。6.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_黄继光_ 舍身堵枪眼战役;_邱少云_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7. 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 停战协定 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8.荣誉称号: 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 爱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9.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合作探究】(

9、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第9页材料研读。思考: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的高级参谋,你认为中国该不该出兵?请阐述你的观点。(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的必要性是什么?)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所以,必须出兵!醉翁之意不在酒!唇亡齿寒! 【当堂反馈】1.1950年,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抗美援朝 B进军

10、西藏 C挺进大别山 D发动三大战役2.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黄继光 董存瑞 邱少云 张自忠A B C D3.1953 年 6 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分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4.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中

11、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的局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 B C D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此策略的目的是什么?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时间:1950年10月;人物:彭德怀目的:保家卫国(2)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图二人物:邱少云举例:黄继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3)图

12、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战役:战役第3课 土地改革(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运动。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学习重、难点】1.重点: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P16,完成下列问题(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 新解放区 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具体内容:规定废除

13、 _地主阶级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 地主 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二、土地改革的意义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 多年的 封建土地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工业化建设 准备了条件。最容易混淆的两点:(1) 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当19531956年农业改造时,土地才公有制化。 (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