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0889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4张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22,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宋词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说起宋词,不得不说苏轼;说起苏轼,必说豪放词;说起豪放词,定说江城子密州出猎。因为它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豪放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一代文豪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导入新课,1、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了解典故的知识及其在诗文中的作用。 3、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诗人炽热的爱国热情。,学习目标,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

2、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谥号文忠。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作者简介,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由于政见不合,苏轼连续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见无效果,苏轼乃自请外任。先在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又从杭州来到密州任知州。他虽在地方任官,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

3、重用,在中央任职,以便大用于世。熙宁八年(1075年)冬,密州久旱,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密州知州苏轼到常山祭祀祈雨。回来的路上,与同官梅户曹在铁沟会猎,随后写了这首出猎词,抒发自己的志向。,写作背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qng,gng,wi,hn,qi,bn,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读音停顿,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疏通文意,熟读全词,说说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阕主要描写出猎的盛况。 下阕主要抒发自己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整体把握,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整体把握,这是一首豪放词,说说词中的哪几个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狂、卷、挽。,整体把握,你在上阕都看到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些什么声音呢?,看:锦帽貂裘、黄狗、苍鹰、千骑、倾城、太守射虎。 听:狗吠、鹰啼、人声鼎沸、动物逃窜、众人围堵。,合作探究,上 阕,上阕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狂”的?,(1)“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千骑卷平冈。 (3)“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为报倾城随太守。 (4)“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亲射虎,看孙郎。,合作探究,“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

6、字替换?为什么?,不能。 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过”没有这种效果。,合作探究,“亲射虎,看孙郎”两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合作探究,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这些“狂”态表现在哪些方面?,(1)因老当益壮而“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因雄心壮志而“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合作探究,下 阕,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

7、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合作探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合作探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两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天狼”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合作探究,结合文本说说让老夫“狂”的内在原因有哪些。,(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8、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合作探究,(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挽”、“望”、“射”这三个连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合作探究,苏轼在词作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希望自己能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合作探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渴望得到重用、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感。,合作探

9、究,苏轼的这首豪放词作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他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衬托。“鬓微霜,又何妨”,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2)用典。“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以少年孙权自比,显示作者的狂劲和豪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明苏轼渴望像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信任,表现出他要为国立功的壮志。,合作探究,(3)隐喻。词中以“天狼”隐喻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4)寓情于景。借出猎表达了自己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合作探究,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

10、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这首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课堂小结,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上阕描写出猎场面 气势磅礴 下阕抒情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板书设计,联系水调歌头,评价苏轼对宋词的贡献?,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拓展延伸,爱国名言积累。,(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11、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拓展延伸,1、按要求填空。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_。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下阕重在_。 (3)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课堂检测,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姑且,略微,描写 (叙事、 记叙、叙述),抒情 (抒怀),2、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

12、.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B,课堂检测,3、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课堂检测,4、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的作用。,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来重新起用自己。,课堂检测,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太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志?,勾勒出了一位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杀场的英雄形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课堂检测,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