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9799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8.2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名师精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食物的消化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食物的消化 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2012年度 12 月第一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中内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 的版)对本节整体的要求是“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具体内容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整节内容包括三个主要问题: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观点来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是学习本节的基础知识,从中能够更好

2、地理解到食物是如何在人体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又怎样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从而运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的。对此整节包括三个课时,来学习以上三个问题。参考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第二节的教学, 对本节的三部分问题进行了微调,在以北师大版的知识内容之上融入人教版的编写特点进行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全面系统地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介绍口腔内结构,胃内壁结构和小肠内壁结构以及各消化腺分泌物的排向,为下面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第二课时学习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以及“如何在消化管中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即食物的消化 ”;紧接着在第三课时介绍“被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又如何通

3、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即 食物的吸收 。本节是针对其中第二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习进入消化管的食物如何被消化的,即食物的消化,在教材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生物观点的理解和认同,明确食物消化的原因及概念和食物消化的大概过程。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消化”这一概念,通过演示实验“淀粉1名校名 推荐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的实验,了解到“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这一问题;再通过一个分组的创新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分 析、自主总结得出“食物是在消化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

4、分子物质”的结论,继而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 本节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教师演示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比较分析,得出食物消化的原因;二是分组的创新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得出食物在口腔中消化情况。二、教学目标:总体说明:本节教学目标从三维角度制定,分为知识与过程、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是:通过演示实验明确淀粉、蛋白质、 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消化管上皮细胞吸收。从而形成“食物消化”的生物概念。并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实验、

5、绘制流程图等活动,得知食物是通过消化管中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分解作用,才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的,从而完成对“食物消化”这一生物概念的建构过程。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是: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时,需要每位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分组的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学生要学习分工合作,自主探究,记录整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总体生物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 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到同学合作的乐趣和完成探究活动的成就感。同时通过对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使学生

6、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生物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加强健康饮食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2名校名 推荐( 1)简述食物消化的原因;( 2)说出食物消化的概念;( 3)概述食物消化的大概过程。过程与方法:( 1)通过“淀粉与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的 演示实验,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比分析的思维能力等。( 2)通过科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学会针对所作出的假设,自主进行制定计划、实施实验,通过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口腔、胃、小肠等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作用,进一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 一的生

7、物观点,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对 食物消化过程的学习, 关注到自身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 :“淀粉与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的演示实验活动;食物消化的概念;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活动;食物消化的大概过程。教学难点: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活动;概述食物的消化的大概过程。三、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人类食物有哪些,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这两个基础知识点上开展学习的。 按青少年认知的心理规律自然地就会产生“这些食物在进入体消化系统后如何变化, 成为人体所需营养”这一问题的求知欲。因此本节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 同

8、时设计观察和动手的操作实验都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性,使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 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1、课前准备:教学资料:食物的消化PPT、胃肠保健视频、 “小肠结构特点”视频、 “食物消化过程”视3名校名 推荐频等。学习资料: 教科书、 导学案、 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挂图、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探究实验报告单、健康饮食资料等。科学探究材料:演示实验材料(可溶性淀粉、葡萄糖溶液、透析袋、尿糖试纸等)探究实验材料(灭菌棉签、碘液、可溶性淀粉、馒头、山楂等)2、教学流程图:3、教学过程:学 习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容1、 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挂图。请同学1、 回

9、忆人体消化系们回忆: 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统组成。一成?创设情境旧知回顾2、 播放学生在本校食堂就餐时的视频,2、 找 到 视 频 中 的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自己”,看到就激发兴趣餐时的状况,引活跃气氛发食物消化的思考。4名校名 推荐提出新问题: 食物是怎样成为人体的营养成分呢?3、 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请学生做到心中有数。3、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 课件展示出演示实验的材料用具、应1、 了解演示实验的二用原理、方法步骤。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帮 助 学 生 学食物消化2、 教师进行演示 “淀粉透过透析袋的情2、 仔细观察,注意会科学观察,原因况”。引导学生注意其实验现象的观实验现象。体

10、 验 到 科 学察。实验的魅力。3、 教师进行演示 “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3、 继续观察,认真情况”。引导学生注意其实验现象的记录观察到的实观察。验现象。合作学习, 对4、 组织活动小组, 对演示实验进行对比4、 小组交流,合作比分析,养成讨论。填写演示良 好 的 科 学分析。实验报告表。态度。5名校名 推荐三1、结合教材的讨论题,组织同学们进行1 小组讨论,组间交讨论: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流,得出实验结论:透 过 实 验食物 消能透过透析袋?透析袋相当于人体细胞淀粉不能透过透析现 象 和 图 片化的概念膜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袋,因为它分子较实例,建构出接被细胞吸收呢?从中

11、可以得到什么实大,而葡萄糖分子较“消化” 的概验结 论。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念,其过程是入烧杯内的水中。学 生 主 动 生3、 课件展示图片:淀粉、蛋白质、脂肪2、从事物本质上认成概念。分子都是大分子物质, 不能被人体直清这三种 供量物质接吸收。必须在消化系统中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壁上皮细胞吸收。3、明确“消化”概3、引导学生建构出“消化”的概念。念的 内涵。1、在食物消化的原因后,提出“食物是1、带着问题,小组问题形象化四如何在消化道被消化” 的问题。 从“小豆展示开讨论, 积极思易于被学生接食物在口旅行记” 的故事引入。 一颗黄豆被主人送考,得出答案。受,学习的积腔中的消到嘴里, 开始了它的旅行。 请学生继写一食物在口腔中要被极性也大大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