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9701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说出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2. 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及其意义。3. 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学习重点: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概念,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一段有关蚂蚁、猕猴群体生活的片段。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营群体生活,成员间分工合作)2 、除了以上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群体生活的现象?(学生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蜜蜂、白蚁、猴、象、鹿、狒狒等生物的群体生活的有关现象。)3、讨论这种生活的共同特征。得出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群体

2、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如蚂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说出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1、自学教材P37-38 ,观看教材P38 页的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白蚁群体成员间如何分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来说明白蚁的分工状况)( 2)白蚁的社会行为对于白蚁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狒狒群体和白蚁群体生活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4)狒狒群体中的“首领”有哪些特权?它的职责是什么?这对于整个群体的生活又有什么重要意义?标明页码2、小组讨论,交流所总结出 “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 如白蚁)

3、;(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如狒狒、狮子)。3、结合前面所学有关“动物行为的意义”,讨论总结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 靠集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4、拓展反思, 感悟生命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秋日的一天,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火焰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的小丘陵包围。丘陵上的无数蚂蚁被熊熊的火势逼得节节后退,包围圈越来越小,此时的蚂蚁已经走投无路。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你拉我,我拉你,紧紧抱成一团,很快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越滚越快,冲向火海、冲下丘陵,冲进重获新生的小河

4、。蚂蚁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为我们创造了足以震撼心灵的人生感悟。作为社会的一1名校名 推荐员,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有何感触呢?(将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生物课、融入班集体、融入社会。 )学习任务二、知道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及意义,1. 动物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播放一段关于海南坡鹿、蝶蛾、蚂蚁信息交流的视频。问:视频中的动物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声音、气味)2. 课件展示: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 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又是通过什么来 传递信息的呢?(动作) 又如蜂王能分泌一种物质(气味)与工蜂联系,可以抑制工蜂生殖腺的成熟和新工蜂的产生,以维持整个蜂群的组织,可以

5、说,蜂王所分泌的物质,也起到了“语言”的作用。3. 归纳: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叫通讯。4. 讨论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意义:如果没有信息交流群体成员间将无法取得联系, 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会很困难, 不同性别交配也将受影响。 信息交流使动物 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 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5、拓展: 人类如何利用昆虫的通讯方式控制害虫的数量?(阅读书41 页)有些昆虫靠气味进行通讯,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吸引雄虫的具有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性外激素。雄虫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性外

6、激素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交配。根据这种特性人们制造出许多有气味的药品。有的能干扰雌雄交配;有的能吸引害虫前来,然后捕杀他们;有的能使害虫逃避,可以保护人和动物不受虫害。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三、系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社会行为的特征及意义、信息的交流及意义。)一、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二、社会行为的特征:1.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 有的群体还形成

7、等级制度。三、社会行为的意义:靠集体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四、信息交流动物的语言,如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五、信息交流的意义:更好地取食和御敌,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四、诊断评价1、下列事实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2名校名 推荐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B 、一个养鸡舍中有上千只肉鸡C、几头狮子围捕两只羚羊D 、一群猕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2、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指()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B、最后享用食物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D、负责对外战斗,保护群体3. 下列关于动物社

8、会行为的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可以共同觅食和御敌、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以上都是4. “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5. 请你分析一下,下列动物各是依靠哪种通讯方式来完成信息交流的?( 1)让母猪代替其他的母猪来喂养小猪,先要在小猪的身上抹些喂奶母猪的尿液才可以进行喂养。( 2)春季青蛙进行繁殖时,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 3)蜜蜂用舞蹈来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4)蜂王的上鄂腺能分泌出一种物质与工蜂联系,还可以抑制工蜂生殖腺的成熟和新蜂王的产生。6. 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老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得食物。它的感官敏锐、行动敏捷,有足够的耐心和爆发力,取食时用的是伏击战术。虽然单独作战胜算的可能性小一些,可一旦胜利就能独自享用食物。狼的耐力好,但单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于老虎。因此集群捕食是狼的优势,因为这要比孤军奋战取胜的概率大得多,但得到的食物需大家分享。)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