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4046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学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4 课 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 】1. 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2. 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3. 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 】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_ 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2.(1)地方:取消 _,设立“ _”。(2) 中 央 : 废 除 _ 制 度 和 中 书 省 , 六 部 直 接 向 _ 负 责 。 把 原 来 的 大 都 督 府 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2、皇帝直接掌握了_ 。(3) 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 _时期成立东厂。3. ( 1)明朝提倡 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4.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 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5.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6. 北京和 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二、合作探究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三、练习巩固1名校名 推

3、荐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 南京B. 北京C.西安D.洛阳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 元朝B. 明朝C.清朝D.宋朝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 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 诗赋B. 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A. 西域B.西洋C. 东洋D.南美洲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A. 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 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

4、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二: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2名校名 推荐一、 1.1368朱元璋 2. ( 1)行中书省三司( 2)丞相皇帝五军都督府军事大权( 3)锦衣卫明成祖 3. ( 1)尊孔崇儒( 2)四书 四书集注( 3)八股 禁锢思想 4. 甘薯 5. 苏州 景德镇 6. 南京 商帮二、措施: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设立五军都督府;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影响:明太祖加强皇权,使国家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际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这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的腐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 1.A 2.B 3.C 4.D 5.D 6.C7.(1)八股取士。(2)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摧残了人才,舒服了思想。(3)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