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80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单选题(共31 题;共 64 分)1、下图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B、C、D、2、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3、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美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崎岖宜行走C、炎热干燥多风沙D、狩猎探险真方便4、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其最主

2、要差异是()A、房屋建筑的差异B、人们收入的差异C、人口数量的差异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5、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D、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6、下列传统居民特色中,与气温无关的选项是()A、北方房屋墙体厚B、南方房屋宽敞,通风透气1名校名 推荐C、南方屋顶坡度大D、东北地区房屋多双层窗户7、北京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A、长城B、故宫C、天坛D、四合院8、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

3、展9、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D、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10、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的()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1、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12、如图四幅图为乡村到城市发展过程的聚落变化,请选出

4、正确的演变过程()A、B、C、D、13、( 2015?黑龙江)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属于中国的是()2名校名 推荐A、丽江古城B、平遥古城C、皖南古村落D、威尼斯城14、( 2015?张家界)埃及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神庙的是()A、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B、限制参观人数C、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神庙雕像上刻写“xx 到此一游”15、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A、B、C、D、16、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

5、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17、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A、农村B、牧村C、渔村D、北京中关村18、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差异B、建筑风格的差异C、风俗习惯的差异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19、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A、东南亚的高脚屋B、因纽特人的冰屋C、黄土高原上的窑洞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20、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地形平坦热带地区土壤肥沃沙漠地区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3名校名 推荐A、B、C、D、21、小贝在地理课上进行的聚落形

6、状“对对碰”的游戏中,有一组“碰”错啦,你能帮他找出来吗?( )A、山区谷地条带状B、平原地区团块状C、山麓地带团块状D、河流附近条带状22、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列我国四幅民居景观图片,四种民居所在地区, 气候最炎热潮湿的是()A、B、C、D、23、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高山地区B、热带雨林地区C、沙漠地区D、平原地区24、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根本差别在于()A、劳动生产方式B、人口密度大小C、人口数量多少D、居民收入高低4名校名 推荐25、读图,城市与乡村相比,城市的优点在于()A、城市空气新鲜,环境优美B、城市高楼林立,庭院宽敞C、城市的教育和医疗

7、条件好D、城市自然风景多,能休闲、旅游26、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B、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C、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D、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27、聚落的基本类型是()A、平原和山区B、农村和渔村C、乡村和城市D、森林和草原28、你认为以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正确的是()A、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时禁止拍照,以避免壁画褪色,变质B、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C、在古代建筑上刻写“ XXX 到此一游”,纪念自己的出行D、尽量多的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29、下列民居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A、北京四合院

8、B、陕北窑洞C、浙江斜顶屋D、云南竹楼30、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传统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竹楼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5名校名 推荐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D、北极地区蒙古包31、东南亚的中学生马莉娅和西亚的中学生伊斯梅尔是网上结识的好朋友,在网上她们各自晒出了自己的家乡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马莉娅家乡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多雨B、地表蜿蜒崎岖C、气候炎热干燥D、地表以平原为主(2) 伊斯梅尔家乡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

9、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二、综合题(共2 题;共 5 分)32、我国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探究内容:不同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方法:阅读图片资料,联系各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探究结论:(1)A 民居是 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地区 ( 填地形区 ) 。(2) 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_。(3) 以南方地区为例,我国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6名校名 推荐33、下图表示的是我国北方某平原地带的一部分,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A,B,C,D 表示乡村聚落,分析 A, B, C 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 靠近_,有利于 _,地形以 _为主,地壤深厚,且非常肥沃,这样的聚落一般地顺河道可伸展成_状。(2)四个聚落中, 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因为那里地形 _,水源 _,_便利;另外,_地也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_。7名校名 推荐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考点】 聚落的比较【解析】 【分析】 城市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气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产、宗教、交通、科技等等一般来说,地形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水源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