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47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主题二十和平与发展【课标链接】1、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2、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5、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考点梳理】1、戈尔巴乔夫改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时间: 19851991 年改革内容:经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导致经济每况愈下。经济私有化思想: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人民思想混乱。思想自由化政治:提出一党制向多党制过渡,导致苏共失去领导地位。政治多党制

2、后果: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过程: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分裂的危险)八一九事件(苏共挽救)政权落入叶利钦手中(政权性质改变)阿拉木图宣言。解体标志: 1991 年,阿拉木图宣言解体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解体影响: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瓦解(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苏联发展历程: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两个五年计划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解体1917 11 7 1918苏俄内战1921 1928 1937 1953 1964 1985 1991 12 211名校名 推荐3、干戈

3、不息( 1)中东战争(阿以冲突)原因:领土问题(巴勒斯坦)、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领土问题、资源问题表现:战: 5 次中东战争和:开始: 1991 年在“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举行中东和平会议。曙光: 1993 年在华盛顿签署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区实现自治的原则宣言( 2)科索沃战争概况: 1999,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特点:空袭(非接触性战争)美国(北约)行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北约)停止轰炸说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4、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核心标志) 、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具体发明:(1)电子计

4、算机:首台: 1945,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络: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航空订票( 2)生物工程:核心:基因工程突破:克隆技术( 3)航空航天工业(空间技术) :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特点:( 1)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影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经济全球化5、经济全球化(20 世界 90 年代)原因:高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表现: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相互竞争2名校名 推荐影响:经济全球

5、化是一把双刃剑,及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利: 1、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2 、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3 、有利于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4 、有利于带动落后国家经济的发展。弊: 1、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2 、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贫富差距加大,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 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避害趋利;( 2)引进先进技术;( 3)加强国际合作。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举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全球性问题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等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推行可

6、持续发展战略。【高效提能】() 1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发生更名潮。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说明各国A社会制度的变化B政治体制的变革C 对外政策的调整D 共产党失去政权()2图中现象的出现 (红旗落地, 三色旗飘扬着克里姆林宫上),标志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 苏联解体() 3在评论某次改革时, 一学者风趣地说: “天冷了 , 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 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 , 他针对的是A. 赫鲁晓夫改革B. 匈牙利改革C. 戈尔巴乔夫改革D.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4

7、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3名校名 推荐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D 戈尔巴乔夫改革() 5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史实结论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ABCD()6中国始终认为, 处理中东事务, 不仅要处理叙利亚战争等“急症”, 也要抓紧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顽症” 。导致巴以冲突的实质问题是A. 以色列的建国问题B. 巴勒斯坦主权问

8、题C. 宗教问题D. 水资源问题()7右图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 , 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 大国的干预B. 民族矛盾尖锐C. 宗教矛盾复杂D. 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8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话的是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背景是A科索沃问题B海湾战争C巴以冲突D古巴革命() 9 1999 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是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D政治多极化不

9、断发展() 10下表为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时间, 这最能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照相机11年电视5 年电话56年激光2 年原子能15 年4名校名 推荐A. 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B. 科研领域不断发展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D. 科技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1构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基础的是A空间技术B原子能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电子计算机技术()12.H7N9 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于 2013 年 3 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如果要研发克制这种病毒的疫苗, 它应属于哪一工程研究领域的课题(

10、)A. 原子能B. 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D. 电子计算机()13一部 iPhone 手机 , 美国提供创意 , 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 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A. 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B.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C. 避免战争 ,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D.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14右边名为圆满的漫画,嫦娥手捧写有“中国”字样的四分之一圆飞了过来,地上各国人民欢欣鼓舞。该画所反映史实的主要意义是A推动政治多极化趋势B世界贸易组织由此成立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瓦解美苏两极政治格局( )15读漫画不平等的赌局, 如果这一漫画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产

11、生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如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不如发达国家丰富C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D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 16.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来临,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挑战。下列问题属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是战争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ABCD17.2017 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百周年,回顾俄国历史, 让我们感慨万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5名校名 推荐材料一:改革 俄国的工 展提供了大量的 力和广 的市 ,就像列夫托 斯泰在 篇小 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

12、又 开始。”(1) 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 开始”的 改革是什么?它 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 的作用?材料二: 19 世 中期, 克思和恩格斯共同 立了 克思主 理 。从此,在科学理 的指 下,国 工人运 入一个新的 史 期无 行了建立政 的第一次 大 , 得了人 史上第一次社会主 革命的 利。(2) 材料中“革命 利”的 人是 ? 了 正失 ,恢复国民 ,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材料三:我 不得不付出代价, 体制所固有的 分依 原料工 和国防工 而 害日用消 品生 的 展付出代价 限制甚至 制企 和个人的 造性和 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 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 上的,也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