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412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1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_ _,二是_ _。2、内外作用的比较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组内互相展示成果,课上班内展示)试解释下列现象:(1)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什么原因?(2)同时珠穆朗玛峰正在形成,但实际它的海拔只有8844.43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阅读P36-P38相关文字及图210 、211、212和图213)【自学探究过程和方法】:(自学为主,课前主动

2、完成)1、地球表层的_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_分割成A_板块、B_板块、C_板块、D_板块、E_板块、F_板块等六大板块。2、完成练习册第33页,自主预习【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组内互相展示成果,课上班内展示)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学习后记】(课后整理本章节的知识网络或对本章节的感悟)【重点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1968年提出的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

3、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基础过关】【基础过关】完成练习册第33页 34页的互动课堂,阅读练习册33 34页,完成第35页随堂训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