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0805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201X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总纲目录,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知识点一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 (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 g溶剂(不做特殊说明,一般溶剂为水)。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实质:溶质的质量,单位一般是克。,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4.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气体本身的性质和溶剂的种类。 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气体溶解 得越多。,5.结晶 (1)对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态物质,一般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得到晶体,如氯化钠。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物质,一般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得到晶体,如硝酸钾。,知识点二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一条溶解度曲线 命题点1各类点表示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A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上的点(B点)表示该温度下恰好饱和的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C点)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命题点2查找某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过该温度向溶解度曲线作垂线,与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即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命题点3曲线走势的含义 上升型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降型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3、而减小。,2.两条溶解度曲线 命题点1交点P的含义 20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0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命题点2比较某温度区间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在该温度区间,溶解度曲线在上方的物质溶解度大。,3.三条溶解度曲线 命题点1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趋势 陡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 缓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缓慢增大,如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下降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 命题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A、B类物质,升高温度会将饱和溶液转换为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将不饱和溶液转换为饱

4、和溶液。 C类物质,升高温度会将不饱和溶液转换为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将饱和溶液转换为不饱和溶液。 命题点3判断混合物提纯的方法 A物质中有B物质杂质,提纯A物质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物质中有A物质杂质,提纯B物质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总结:混合物中哪种物质存在的多,在提纯的时候就按照它的溶解特性去操作,简记为“谁多依谁”。 命题点4计算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因为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只要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可以运用以下公式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泰安真题精练,考点一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18泰安,18,1分)甲、乙两种

5、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60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能得到90 g饱和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 降至20 ,甲析出晶体较多,解析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受影响较小,乙适合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60 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将4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80 g 饱和溶液,故B错误;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故D错误。,2.(2017泰安,8,2分)t1 时

6、,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中的溶液升温到t2 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和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 D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烧杯中溶解的固体较多,故烧杯中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B错误;若烧杯中的溶液升温到t2 ,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物质全部溶解,故C错误;t

7、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烧杯和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 ,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3.(2016泰安,12,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 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丙甲 B.t2 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 D 解析题中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故A错误;t2 时,丙的溶解度是30 g,将20 g丙加入50

8、 g水中只能溶解15 g丙,充分搅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质量=15 g+50 g=65 g,故B错误;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低到t2 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变为不饱和溶液,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且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丙物质在t3 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错误;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D正确。,4.(2013泰安,22,2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D ) A.5

9、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ABC B.50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 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将至20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解析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降至20 时,A、B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B的溶解度大于A,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故降温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D错误。,考点二溶液的综合题目,5.(2015泰安,23,5

10、分)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下图。t2 时,MgCl2的溶解度为100g;将t2 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时,析出的晶体是MgCl2、KCl(填物质化学式)。,(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若将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

11、量是941 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填序号)。 A.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D.20 时,将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18 g固体,解析(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海水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使氯化钠结晶出来。(2)由题图可知t2 时,MgCl2的溶解度为100 g;将t2 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只要溶解度减小的物质都会析出晶体,由题图可知MgCl2、KCl的溶解度变小,都会析出晶体。(3)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12、可知,0.9%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9 g,因此溶液质量为 =1 000 g,需加水的质量为1 000 g-59 g=941 g;分析题述四组溶液,由组溶液可知50 g水中最多溶解18 g食盐,因此为不饱和溶液,为饱和溶液;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0 时,中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且溶解了18 g食盐,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0 时,将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能得11 g固体。,6.(2014泰安,23节选,3分)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

13、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A (填“A”或“B”)。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20 30 。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降温结晶,(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而根据图像可知:在0 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所以A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温度范围是20 30 。 (4)温度变化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

14、溶解度变化较小,所以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山东真题精练,考点一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17淄博,11,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5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一定等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B.15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 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C.3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时均是饱和溶液 D.30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 B 解析15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15、质量分数,故A错误;15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所以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故B正确;3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是不饱和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30 时,甲、乙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D错误。,2.(2017烟台,13,2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 搅拌,可得到90 g a的饱和溶液 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

16、的热饱和溶 液的方法提纯a,D.将20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解析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 g,所以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 g 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20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 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将20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错误。,3.(2017枣庄,35,4分)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1)上述图像表示氢氧化钠(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20 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3)40 时,若将50 g NaOH分别投入到100 g水和100 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酒精,再将CO2通入所得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