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0351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X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命题点一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都建立了统一战线,并取得重大的革命成果。下列关于统一战线的名称、建立标志和成果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胜利 B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召开北伐战争胜利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胜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胜利,命题点二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比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两者的相同点有( ) 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

2、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B C D,C,题组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史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 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 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一曲凄怆 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史料二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中日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 日本防卫厅

3、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史料三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 “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常考角度】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战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原因、影响。 【考点链接】 中日甲午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知识运用】 (1)导致史料一中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

4、那是个“悲惨的时候”?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 【答案】 打击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促进了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3)史料三反映的内容发生于哪一时期?你如何理解“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种觉醒取得了什么成果? 【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胜利。,题组二 人民解放战争

5、的胜利 史料一近代史上,历史曾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任降于重 庆,重庆以其巨大的牺牲和卓绝的奋斗圆满完成了这一重 任。历史又给予重庆惟一的契机,希望这座有大功于国家 民族的城市,能继续导引国家走出君主专制、极权独裁, 开出自由、民主、宪政国家的康庄大道。然而,重庆错失、 辜负了历史的第二次偏爱,在严酷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面 前,重庆交出的是一份令人扼腕长叹的答卷。,史料二突破黄河天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 “这简直是惊人的事情,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线被 攻破!”对于此事件的意义,周恩来则有一个比喻:黄河是 蒋介石的“外壕”,陇海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 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

6、”,打到他的“内壕”了。,史料三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 保存下来,也使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 和损伤。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庄严威武的入城仪 式。人民解放军以三辆装甲车和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 司令的彩车为前导,后面是百余辆卡车组成的摩托化步兵, 以汽车牵引的炮兵部队人民解放军军容整齐,步伐矫 健,经前门大街进入北平市区。北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 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欢庆古都北平的新生。,【常考角度】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考点链接】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知识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和重庆有关的是哪两件大事。为什么说“重庆错失、辜负了历史的第二次偏爱交出的是一份令人扼腕长叹的答卷”? 【答案】 抗日战争和重庆谈判。因为重庆谈判没能使中国避免内战。,(2)史料二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有何意义。 【答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3)史料三中的北平和平解放发生在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有何意义? 【答案】 平津战役。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 下来,也使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 损伤,同时也加速了平津战役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