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7876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共96张PPT)(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串真知体系建构】,【研核心思维激活】 【研习任务1】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不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有其代表性的性质,请根据图示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1)钠之“活泼”, ,答案:2Na+2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OH+CO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2)铁之“变价”, ,答案:2Fe+3Cl2 2FeCl3 Fe2O3+2Al 2Fe+Al2O3或Fe2O3+3CO 2Fe+3CO2 Cu+2FeCl3=

2、CuCl2+2FeCl2 2FeCl2+Cl2=2FeCl3 4Fe(OH)2+O2+2H2O=4Fe(OH)3,(3)铝之“两性”, ,答案: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O3+2NaOH=2NaAlO2+H2O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OH)3+NaOH=NaAlO2+2H2O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研习任务2】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分析说明A-G各物质的种类或化

3、学式 (2)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高的原因是 (3)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其反应现象为,(4)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原因是,答案:(1)由信息可知,A为正盐,为铵盐,强碱与铵盐加 热生成氨气,所以B为NH3;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 水,C为N2;氮气氧化为NO,所以D为NO;NO氧化为NO2,E为 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F为HNO3;G为硝酸盐; Y为O2,Z为H2O。(2)B为NH3,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 氮族元素的氢化物中,NH3的沸点最高。(3)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4)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生成NH3,氨气挥发,降低肥效。,热点一常见物质

4、的性质及应用 【研典例探究升华】 角度一: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典例1】(2019西宁模拟)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SO2排放 C.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 D.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解析】选D。中SO2被氧化变为 ,岩石中硫以 金属硫化物或硫单质存在,火山爆发时,被氧化变为SO2, 选项A正确;B.有些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使用时会转 化为SO2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 减少SO2排放,选项B正确;C.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 中硫元素是有机物,它们能形成石油等矿物质中的有机,物,化

5、石燃料燃烧会转化为SO2进入大气,动植物遗体碎 屑、排出物也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变为 进入土壤溶 液中,SO2、含 物质是无机物;它们被生产者吸收又 可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实现了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 的相互转化,选项C正确;D.形成酸雨的物质,除了SO2还 有H2S、NO2等,所以不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 选项D错误。,角度二:常见物质间的转化 【典例2】(2019江苏高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解析】选B。A项,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错误;B项,MgCl2与Ca(OH)2反应生成Mg(OH)2沉淀,煅烧Mg(OH)2生成MgO固体,正确;C项,

6、S与O2燃烧只能生成SO2,错误;D项,NH3、CO2和NaCl溶液反应生成NaHCO3,方程式为NH3 + CO2 + NaCl + H2O=NaHCO3+ NH4Cl,错误。,【典例3】如图中的各字母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常温下A是金属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 C、D、E为无色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H是无色液体。,(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_;F:_。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写出G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若该反应中 转移电子总数为9.031023,则被还原的G的物质的量为 _。 (4)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_

7、。,【解析】C、D、E为无色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则D为NH3,金属单质A能与C反应生成淡黄色固 体B,故A为Na、C为O2、B为Na2O2,无色液体H能与过氧化 钠反应生成C(氧气),则H为H2O,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E 为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 成G为H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Na2O2,F为NO2。,(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 6H2O。(3)G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 Cu2+2NO2+2H2O,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9.03 1023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 mol,则被还原的 G(H

8、NO3)的物质的量为1.5 mol(5-4)=1.5 mol。,(4)D为NH3,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答案:(1)Na2O2NO2 (2)4NH3+5O2 4NO+6H2O (3)Cu+4H+2 Cu2+2NO2+2H2O1.5 mol (4)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规律方法】 物质转化推断的四步解题法 (1)审题仔细读题、审清题意,把题干中的信息体现在框图中,全面了解图中的转化关系。 (2)解题找准“题眼”、大胆猜测,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检验、推理。,(3)验证当推断出结果后,应将结

9、果代入图中进行验证是否合理。 (4)慎答答非所问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精整合技法指导】 1.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2和C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应等。,2.元素化合物的特征反应现象 (1)

10、燃烧: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Mg+O2(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Cl2、SO2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5)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显红色。,(6)Fe2+遇OH-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Fe2+遇SCN-无明显现象,在通入Cl2后 溶液显红色。 (7)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 。 (8)既能与酸反应又

11、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l、 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弱酸的酸式铵盐 (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9)燃烧能生成烟: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3.物质之间的特征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反应:,NH3HNO3H2SH2SO4CH4H2CO3 NaNaOH,(2)符合下列转化关系: X(盐)+Y(强酸或强碱) Z(气体) X可能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等。,(3)三角转化关系:,(4)化合物+化合物 单质+化合物: 这类反应主要有:C

12、O+H2O(g) CO2+H2、 Fe2O3+3CO 2Fe+3CO2等。,(5)化合物A+单质B 化合物C+单质D: 这类反应主要有: CO2+2Mg 2MgO+C、 Fe2O3+3H2 2Fe+3H2O。,【练类题巩固拓展】 1.(2019南京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解析】选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A项错误;S与O2反应生成SO2,B项错误;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与SiO2在高温时反应生成CaSiO3,C项正确;NO与H2O不反应,D项错误。,2.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

13、,【解析】选B。A项,铝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B项,钠可以经一步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项,H2S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SO3,S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SO3。D项,N2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NO2,NH3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NO2。,热点二有气体参与的装置型实验 【研典例探究升华】 角度一:选择题 【典例4】(2019石家庄模拟) 实验室用草酸与浓硫 酸反应制备CO,其原理如下:H2C2O4 CO+ 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黄色粉末)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

14、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实验时,先点燃处酒精灯,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点燃处酒精灯,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 D.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解析】选B。先检验CO2,后检验未完全反应的CO,试剂顺序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A项错误;中连续产生气泡,银氨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表明装置内空气排尽,B项正确;类似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应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C项错误;铅粉末是黑色粉末,不是白色粉末,D项错误。,角度

15、二:非选择题 【典例5】二水合草酸亚铁(FeC2O42H2O)可用作照相显影剂和制药工业。FeC2O42H2O受热易分解时生成FeO、CO、CO2、H2O等物质 ,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省略)在实验室中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探究。,已知:常温下CO能与PdCl2溶液反应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的试剂为_;装置D的作用为_。 (2)实验开始前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 _。 (3)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除了生成黑色的Pd外还有CO2生成,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应结束后,需向装置A中再次通入N2,目的是将生成的气体产物全部赶入右侧实验装置中,通入N2的具体实验操作为_。 (5)若实验中所用草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为36 g,装置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41.37 g,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乙同学认为FeC2O42H2O分解时得到的CO2的量应高于理论值,他的判断理由为_ _;请设计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正确:_。,【解析】(1)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的物质有FeO、CO、CO2、H2O,B装置是用于检验水蒸气的,选用无水硫酸铜;D的作用是检验CO2是否被吸收完全。 (2)空气中的O2能氧化生成的CO,空气中的CO2会干扰生成CO2的量的测定,故要先将装置中空气排出。,(3)由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