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6782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考高三年级历史试题(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2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提倡民本 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 D倡导美德3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4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宋太宗意在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规范市

3、场经营秩序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5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 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及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项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A限制商业活动 B加强商业监管C抑制商业兼并 D鼓励商人竞争6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

4、引发雕版技术革新7“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8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9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脚踏

5、车机器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89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10“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说明A中国茶叶种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D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已经解体11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

6、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做法有利于A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B壮大中国共产党C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D改组中国国民党12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哄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A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得到充分保护C关税自主得到了恢复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13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

7、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C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14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占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B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C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D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 15“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

8、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16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9、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17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的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了雅典A民主原则的不统一 B民主程序的不完善C民主决策的非理性 D民主监督的不健全18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么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A所有

10、权的相对性 B财产权的绝对性C公民权的平等性 D交易权的自主性19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A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C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 D宰相要对联邦议会负责21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曾这样

11、描述:“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在19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为此,英国政府A以行政权力的运用来取代自由贸易 B以殖民扩张和掠夺来转嫁国内危机C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D以税收和济贫政策来实行福利调控22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A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23对

12、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A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B统一管理社会福利C要求福利体现平均原则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24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A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B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

13、国家 D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