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6526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一定发展。思想上从林则徐、魏源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再到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大大推进了我国的近代化脚步。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过程

2、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中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客观上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体会中国近代化的曲折与艰难。【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的;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化【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背景: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

3、问题: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激化。工业革命的开展是西方列强由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结果: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略。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背景:鸦片战争及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未能满足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求(为什么?);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处

4、于困境。2.简况:1856年英国进攻广州,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叶名琛被俘,柏贵投降。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随后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战争再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签定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略)。签定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略)。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规定割东北和西北共84万平方公里土地。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清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同时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二、鸦片战争

5、后半个世纪的中国:18401894年(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兴起的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的出现和阶级矛盾的激化。2.准备: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撰写宗教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发展信徒;形成前期六人领导核心。3.前期斗争(18511856年):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都,正式建立政权;18531856年,北伐、东征和西征,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和产品分配办法(评价?)。4.

6、后期斗争(18561864年):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评价?);安庆和天京的先后陷落。5特点: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时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把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发展到顶峰;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洋务派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2.洋务运动是指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以“师夷

7、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防、创办近代教育的活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并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开展的中央机构。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3.洋务运动具体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兴办的直接目的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和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造局。这些民用工业的特点是机器生产;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有商人投资入股,带有部分资本主义的性质。筹建近

8、代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生产方式,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洋务运动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9、中国行不通。(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表现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增强,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剩余劳动力;欧美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生产方式也随之传入中国。这一切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市场、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条件。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中国官僚地主和商人将剥削所得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作用。2产生情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

10、沿海通商口岸一带;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巢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四)向西方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向西方学的萌发: 1840年前后,林则徐在广东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还仿制西方战舰,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后,魏源编写海图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科技和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受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1、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思想,成为60-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3.早期维新思想。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19世纪60年代以后从洋务派分化出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推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但为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通过对外扩张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12、。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具有极强的对外扩张性,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并控制了朝鲜政局。慈禧太后采取避战求和方针,不做战争准备。2简要战况: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半岛海面挑起战端。8月清被迫对日宣战。9月中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相继失利,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日军进攻辽东,制造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日议和。3结果: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规定略4失败原因:清统治的腐败和实行避战求和的方针;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欧美列强对日本侵华的纵容。5影响: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

13、严重损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商品和投资市场,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政策”一、二期的目标,助长了日本扩大对外侵略的气焰。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借款掌握中国经济命脉和控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壮烈殉国的精神和反割台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四、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00年(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1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

14、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洋务运动的破产使洋务派垄断近代工业和国内市场的局面被打破,出现“实业救国”的主张。2情况: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商办厂矿企业数和投资金额数均有很大的增加。主要是棉纺织业。3影响: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1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俄法英德的三次大借款;获取铁路修筑权;开设工厂;开设银行2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三)戊戌变法:(广义、狭义) 1背景: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

15、前产生。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统治腐败、财政危机、连年灾患、阶级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需要实行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早期维新思想逐渐形成为社会思潮,为维新运动奠定思想基础。2康有为、梁启超等实施维新变法的活动: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经典相结合撰写理论著作: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创办报刊学堂:主要报刊有北京的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主要学堂有长沙的时务学堂。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论战焦点是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学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实质)组织政治团体:主要有1895年的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1898年的保国会和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上书光绪帝:1888年第一次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1897年第五次上书,1898年上清帝第六书。3百日维新: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