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555249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鄞州区2005学年八年级(下)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友情提示:Hi!亲爱的同学,你好。今天是展示你才能的时候了,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把平日的水平发挥出来,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放松一些,相信自己的实力!1 全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书写分为2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全卷共26道题,所有题目答案均做在答题纸上。3、请务必在答题纸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在指定位置填写座号!一、书写(3分)1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能努力做到书写准确、工整、美观。我们将根据卷面情况给你记分。(良好3分,中上2分、较差1分)。二、积累与运用(27分)2读下面这段

2、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本想(zng) 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同学们,揣着一(k) 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o) 远。3下面一段话中共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回顾本学期语文学习,有汗水,但也有收获。在人生轨迹单元,我们发现:托尔斯泰那双不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的眼睛,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这犀利的目光,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在心灵之声单元,我们知道: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篷勃奋飞的是那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人与自然单元,我们明白:人类的智慧与

3、大自然的智慧实在是相形见拙,一切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精巧绝纶的艺术品,我们都应敬畏。在民风民俗单元,我们了解:金满斗会上唱歌的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改为 改为 改为 4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作者名、作品名。(10分)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 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豪情壮志;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 ”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

4、;回归田园,体验“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心境 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读郭沫若的雷电颂,倾听屈原“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的呐喊;读 (作者名)的海燕,领略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读汪曾祺的 ,品味家乡民俗风情的乐趣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和与朱元思书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 。6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2分) 2005年5月,来自青海的女教师罗南英,一位患白

5、血病的年轻妈妈,因缺巨额治疗费放弃治疗。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刻,她给3岁的儿子写了一组信打算让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阅读到,并期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延续母爱。信件经宁波晚报征文披露后,2000多名宁波市民7天就向她捐款60万元。这件事感动了浙江众多媒体,也感动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78月,全国一些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7一个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在这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你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哪一次?请用简洁的话谈谈这次活动的收获。(3分)名称: 。活动收获: 。8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塑造的一个形象,不少读者往往喜欢孙悟空而不喜欢猪八戒,总看到他的丑陋、懒惰、贪吃、搬弄是非,其实换一个角度

6、去看,你就会发现他也有可爱之处,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结合作品内容来谈谈猪八戒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分)答: 。三、阅读理解(40分)(一)我的母亲(11分)(甲)胡适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

7、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乙)邹韬奋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

8、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

9、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9(甲)文“我”因为母亲的罚而得了眼翳病,母亲心中又悔又急,“悔”和“急”各指什么?(2分)答:悔: 。急: 。10两文的母亲都是严师的形象,请谈谈她们对待孩子各严在哪里?(2分)答: 。11(乙)文中写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对母亲的这种态度

10、和做法,“我”是怎样认识的?(3分)答: 。12(甲)文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13看了名人的母亲,想想自己的母亲,说说你如何感谢你的母亲?(2分)答: 。(二)生态眼睛看中国(13分)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为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世界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第二级台阶从黑龙江最北端开始,一直到云贵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自第二级台阶以东至东南沿海为华东平原,即第三级台阶。 上一级台阶都是下一级台阶的支撑或庇护伞。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气挡在这座高墙之外,使它的东面和南部

11、即第二级台阶形成了优良的生态条件。温暖湿润,物种丰富。而第三级台阶属平原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第二级台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第三级台阶的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物资。 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高原上的山脉就像一条条大水坝,坝顶部几乎都是冰川,既围出了大面积的湿地、河流与湖泊,又有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湿地,形成一个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水是生命之源,正是这个“大水塔”维持了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整个生态世界的新陈代谢。 但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连年干旱,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湖泊湿地渐渐干涸。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在每年退水13厘米,干涸的过程中,矿物

12、质析出,若干年之后,过高的矿化度会杀死湖内所有生物。这些年来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场退化,进一步破坏了涵养水源的生态条件。一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消失殆尽,整个高寒草甸将会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 由于全球变暖,雪线退缩,使许多5000多米的雪山岩石裸露。冰融水量减少,许多湿地与河流干涸,缺水的居民只能搬家。云南省号称“植物王国”,但看到的绿色与之并不相符。云南省只有西南部的森林长势良好,而中东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热河谷和干荒地区生态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在喀斯特地形区的土层很薄,很容易被侵蚀。著名的云南石林,看上去虽然壮观,但从生态的角度去看,不过是一片石漠,在云贵许多地点,正在形成大量的新石漠区。红色土壤流失后。裸露出灰色的石灰岩,就像动物被剔去了皮肉,剩下骨架一样,比沙漠更难治理。在云南的德宏地区的热带雨林,人们砍掉它改种农作物。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且无法替代的生态系统,农作物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里的湿地、湖泊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