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PPT课件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5361704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7.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综合症PPT课件 .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肾病综合症PPT课件 .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肾病综合症PPT课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综合症PPT课件 .(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尿蛋白超过 3.5g/d或50mg/Kgd(本病的最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 ;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水肿; 血脂升高。Chol230mg%(5.98mmol/l),TG200mg%(2.2mmol/l), LDL160mg%(4.16mmol/l)。 HDL男性35mg%(091mmol/l),女性45mg%(1.17mmol/l)。 四项中有一项达标即为高脂血症。 其中 两项为诊断所必需。,分类和常见病因,继发性先天性因素,系统性疾病:SLE、HSP、干燥综合症、结节性多动脉炎、坏死性血管炎等; 代谢性疾病:DM 、甲状腺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感染性疾病:细菌

2、(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麻风等)/病毒(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药物中毒/过敏:海洛因、青霉胺; 新生物:实体瘤(癌或肉瘤)、淋巴瘤及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遗传性疾病:Alports综合征、先天性NS 、 Fabrys等; 其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移植慢性排斥 、肾A狭窄等.,病理生理,一、大量蛋白尿: 正常情况: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作用。两者受损、尤其电荷屏障受损: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原尿中蛋白,当远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大量蛋白尿。,凡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均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二、

3、血浆蛋白减低: 1、血浆白蛋白减少: .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部分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被分解; .肝脏需代偿性增加白蛋白的合成,当其合成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低白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时胃肠道粘膜水肿导致蛋白质摄入,加重了低白蛋白血症。,2、血浆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减少:患者易感染。 3、抗凝及纤溶因子减少:产生高凝状态。 4、金属结合蛋白减少:引起微量元素缺乏。 5、内分泌素结合蛋白减少:引起内分泌紊乱。,三、水肿 水肿形成机理: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白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水肿、循环血容量、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 钠水潴留:50%患者的血容量正常或增加,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提示原发性肾

4、性钠水潴留因素在水肿中起一定作用,这种肾性钠水潴留作用不依赖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四、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与低蛋白血症并存。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和外周利用减弱有关。,正常肾小球图谱,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小囊基底膜d壁层上皮细胞e肾小囊腔fGBM g脏层上皮细胞 h 内皮细胞 i系膜,正常肾小球病理图片,a肾小球基底膜b肾小囊腔c脏层上皮细胞d GBM e内皮细胞 f系膜细胞,PASM染色,HE染色,PAS染色,PAS染色,正常肾小球病理图片,HEX200,正常肾小球病理图片,正常肾小球病理图片,M

5、assonX400,正常肾小球病理图片,PASMX40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1、病理: 光镜: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足突融合。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和主要诊断依据。,一 微小病变病(MCD) 光镜:肾小球基本正常,仅见近曲小管上皮严重脂肪变性。 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无电子致密物。,PASM染色,、,2、临床特征: A: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儿童,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仅15%左右患者伴镜下血尿,一般不出现肉眼血尿; 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

6、退,严重钠水潴留时可有一过性高血压及氮质血症。,B:可有自发缓解,多数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本病复发率高,若反复发作或长期大量蛋白尿未得到控制,可转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而转变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成人的治疗缓解率和缓解后复发率均较儿童低。,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理: 光镜: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增生。 免疫荧光:可将本组疾病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 非IgA以IgG或 IgM沉积为主,均常伴C3沉积,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 电镜:系膜区或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二 系

7、膜增生性肾炎(MespGN) 光镜: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免疫荧光:IgA沉积为主或IgG/IgM沉积为主,均常伴C3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 电镜:系膜区或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MASSON染色,MASSON染色,2、临床特征 : A:此型肾炎在我国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可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起病,也可隐匿起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IgA肾病者几乎均有血尿。 随着肾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B:在呈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中,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疗效与病理改变轻重相关,轻者治疗效果好,与微小病

8、变型肾病相似,重者对治疗反应差。,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理: 光镜: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基膜增厚、不均匀。 免疫荧光:常见大量C3,伴或不伴IgG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电镜: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CGN ,又称膜增生性肾炎(MPGN) 光镜: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并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 间,使毛细血管袢(小球小动脉分支)广泛呈现双轨征(内皮 下新生的基底膜与原基底膜) 免疫荧光:常见大量C3,伴/不伴IgG,呈颗粒样,沉积

9、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电镜: 于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 电子致密物。,PASM染色,2、临床特征: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壮年,有前驱感染者发病较急,否则起病隐匿。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常伴肉眼血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早,病情多持续进展。50%70%病例的血清C3持续降低,对提示本病有重要意义。 本病所致肾病综合征治疗困难,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常无效,较快进展至慢性肾衰竭。,四、膜性肾病: 1、病理: 光镜: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病变:免疫复合物在基底膜上皮细胞侧沉积;典型病变:免疫复合物刺激基底膜产生钉突样反应;晚期病变:基底膜广泛增厚固缩。 免疫荧光:Ig

10、G和C3呈细颗粒状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电镜:早期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若钉突形成,常伴广泛足突融合,四.膜性肾病(MN) 光镜 :呈弥漫病变,病程早期仅于基膜上皮侧见到许多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Masson染色),后期沉着的CIC刺激基底膜,产生钉突样反应,基底膜渐增厚,并向上皮侧伸出钉突,(嗜银染色). 免疫荧光: IgG及C3呈均匀一致的细小颗粒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电镜: 基膜上皮侧可见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若钉突已形成,在致密物间可见钉突,足突上皮细胞常广泛融合.,2、临床特征: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通常起病隐匿,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伴镜下血尿

11、,一般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自发缓解,尚未出现钉突的早期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后多可缓解,钉突形成后药物治疗疗效差,常难以减少尿蛋白。,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病理:局灶性:即部分肾小球。 节段性:即每个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 管袢。 光镜: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 ,主要表现为受累节段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等)相应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IgM和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光镜:病变呈局灶节段分

12、布,常首先侵犯旁髓肾小球的近血管极部位。主要病变为受累节段的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等)及玻璃样变,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受累节段中可见IgM及C3呈团块样沉积. 电镜:肾小球(包括光镜下未发现异常的肾小球)上皮细胞广泛突出融合。,Masson染色,经典型,顶端型,塌陷型,周缘部,2、临床特征: A: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为隐匿起病,可由微小病变型肾病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伴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常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可伴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等近曲肾小管功能障碍。,B: 对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较差,逐渐发展至肾衰竭。受累肾小球

13、较少或继发于微小病变型肾病者经治疗仍有可能临床缓解。,并发症,一、感染: 危害: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可影响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 原因:大量蛋白质丢失导致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 常见感染部位: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二、血栓、栓塞: 原因:肾病综合征时的高凝状态。原因: 1、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效血容量减少及高脂血症引起; 2、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凝血因子合成多于丢失,抗凝因子及纤溶酶原丢失多于合成; 3、血小板功能亢进; 4、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 加重高凝。 常见部位:肾静脉、肺血管、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冠状血

14、管、脑血管。 危害:影响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预后。,三、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后可得到恢复。 机制: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使肾小管腔内高压,间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骤然减少,导致急性肾实质性肾衰竭。 表现: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尤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者居多,发生多无明显诱因,出现少尿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 病理:肾小球病变轻微,肾间质弥漫重度水肿,肾小管可为正常或有少数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腔内有大量蛋白管型。,1肾外因素: 肾前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失血/失水/低血压等; 肾静脉血栓形成(腰肋区疼痛及腹

15、部疼痛,伴有程度不等的血尿增多,随之肾功能下降); 尿路梗阻; 肾毒性药物的作用(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2.肾内因素: 肾间质水肿压迫了肾小管,使管腔狭窄,尿流减慢; 蛋白管型堵塞了肾小管; 肾素分泌增高及肾内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 某些因素导致肾脏缺血或者肾毒性作用,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NS的原发病,及肾功能迅速下降。 个别肾实质性AFR常发生于NS复发时,无任何诱因,多无低血容量,用胶体液扩容常无利尿作用。年龄多在50岁以上,病理多为MCD还有MespGN、 MN 、 MCGN 、 IgAGN 、 新月体肾炎。,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

16、良、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易致 感染; 金属结合蛋白丢失可使微量元素(铁、铜、锌)缺乏; 内分泌素结合蛋白不足可诱发内分泌紊乱; 药物结合蛋白减少可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增加、排泄加速。,高脂血症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栓塞发生;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诊断,一、确诊肾病综合征。 二、1、确认病因:必须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病理诊断:最好能进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 三、判定有无并发症。,鉴别诊断(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一、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春秋多发,有前躯症状。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伴轻微痒感,7-14天渐退),可伴关节痛、腹痛及黑便,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