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116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麦草清洁制浆新技术 麦草的干法备料 采用锤式粉碎机代替传统的切草机。 传统切草机只能把秸秆切成草段,而锤式粉碎机可对秸秆敲 打和揉搓,实现既切断又分丝,叶鞘与主干充分分离。转子长度 与锤片形状较为特殊。合格料片长度20-80mm。 优点:药液渗透快、均匀,有利于降低用碱量和缩短蒸煮时间, 且蒸煮均匀。 将圆筒筛应用到草类纤维备料中。,破碎后的原料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处理,尘土、被揉碎的叶、叶 鞘、穗等杂质从旋风分离机上口排出。密度较大的麦秆主体部分从 旋风分离机下口排出,进入双层圆筒筛(内筛孔30mm,外筛孔 4-6mm),进一步去除尘土、叶鞘、穗等杂质。 优点:杂质充分分离,有利于降低黑

2、液中硅含量(1%,传统 1.5%)和黑液黏度,改善药液循环状况。,传统的秸秆原料备料工艺流程图,传统的秸秆原料备料工艺流程,二.麦草浆的置换蒸煮技术 1. 采用立式蒸煮锅代替传统的蒸球。 单锅产量、单位能耗、生产效率提高。 2. 采用立式蒸煮锅需克服的主要问题: 蒸煮液能够充分循环,保证锅内药液 浓度均匀一致; 各部位温度分布均匀。,蒸球,立式蒸煮锅,3.采取的对策 强化原料备料质量 改进蒸煮工艺技术 a.提高蒸煮终点K值:12-14提高至18-22;细浆得率56%; b.大液比:5.5-6.5:1(一般为4:1),避免了气相蒸煮; c.置换蒸煮: 一级蒸煮升温至110-130,保温30-60

3、min,排出锅 内高浓黑液; 二级蒸煮补充一定碱浓的黑液,升温至150-155, 用60-90稀黑液从锅底部进入,从锅体上部置换出锅内热的浓黑 液,当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冷喷放,锅内麦草浆连同黑液一同抽 出,再经置换洗涤,得到干净的麦草浆。,d.设备结构上的改进和保证: 锅内增设均匀分布圆孔的中央药液施放管,上部增设上滤板(置换浓黑液); 改进锅内滤板结构,增大滤板面积,克服秸秆原料蒸煮时的堵塞问题。 4.黑液的回收利用 采用大液比的置换蒸煮技术后,麦草浆 黑液黏度降低(50%),黑液提取率由传统的 80-85%提高到90%以上,黑液可浓缩固含量由 传统的45-48%提高到55-60%,为黑液

4、利用或 碱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5.麦草浆的置换蒸煮技术突破了秸秆制浆 造纸的重大技术瓶颈。,稀黑液,浓黑液,三.麦草浆的氧气脱木素 1. 在麦草原料蒸煮后与漂白前采用的一道处理工艺。 通过揉搓和盘磨疏解,使纤维结构变得疏松。 2. 采用氧气脱木素: 氧脱木素后的麦草浆亮度为35-45%ISO 四.麦草浆配抄的纸种 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手帕、面巾纸等)、书写印刷纸(双面胶版纸、静电复印纸)等,思考题: 麦草原料备料时,用锤式粉碎机替代传统的切草机 有何优点? 2. 若用传统的立式蒸煮锅蒸煮麦草化学浆,会出现哪 些问题?,第四讲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 中浓纸浆流送时的浓度范围 纸浆输送过程中,纸浆浓度一般在12-14%的范围内。 二.中浓纸浆流送的特点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在现代制浆和漂白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具有效率高、吨浆能耗低、耗水少。 三.中浓浆泵和中浓混合器 中浓纸浆输送和中浓纸浆漂白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是中浓浆泵 和中浓混合器。,1500 ADMT/D SW, 90 ISO,2830 ADMT/D, Eucalyptus, 92 ISO,典型的中浓浆泵系统(Ahlstrom) (Typical MC Pump System),中浓浆泵内部结构,除气管,湍流发生器,中浓混合器(Ahltrom MC Mixer),出浆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