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911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78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安全管理边坡挡墙工程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说明第一章 工程概况说明 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一、工程简介 1.11.1 重庆邮电大学教职工住宅一标段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南山街道 崇文路地段,坐落于南山风景区森林公园之中,拥有天然的绿化优势,空气清新 益人,且交通条件较好;极适宜居住;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237193m2,主要建 设范围有:民用住宅、边坡挡墙支护、车库、公共配套设施及绿化等。其中民用 住宅 28 栋分为:A、B、C、D、G1、J、K 共 7 个分区花园式洋房户型,地上最 高 12 层,最低

2、6 层;含“A 级高度高层建筑”和“多层住宅建筑”; H#综合服务楼 一栋,地上 3 层。地下车库 2 层分为:L1、L2、L3、L4、L5 共 5 个。拟建边坡 挡墙共 4 段,其中 1#、2#、4#边坡为土质切坡,采用“桩板墙+截排水沟”的支护 方案;3#边坡为岩质边坡,采用“放坡+板肋式锚杆挡墙+截排水沟”的支护方案; 坡面按 1:0.1 放坡,板肋式挡墙。 1.21.2 本工程主要设计说明及参建单位详:表 1-1-1。 表 1-1-1:表 1-1-1: 主要设计说明 工程名称重庆邮电大学教职工住宅工程 工程地址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南山街道崇文路地段 总建筑面积237193m2 场地特征I

3、I 类,特征周期 0.35s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6 级 二、工程地质和气象概况二、工程地质和气象概况 2.1 工程地貌特征:2.1 工程地貌特征:本工程拟建场地南北向长约 560m,东西向宽约 630m, 呈不规则 T 字形状,属低山岩溶槽谷地貌;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原 始地貌场地东侧为一东西走向之冲沟,现该地段已进行了大面积堆填,现场最高 点高程约 510m,最低点地面高程约 419m,相对高差约为 91m。地面坡角一般 为 330,局部整平挖填方地段达 50以上。 2.2 工程地质构造特征:2.2 工程地质构造特征:

4、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拟建场地及周边 未见断层,地质构造较简单;主要为单泥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石灰岩,属于硬 性结构面。场内及周边均未发生过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 象及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稳定。适宜拟建项目建设。 2.3 工程地层岩性:2.3 工程地层岩性:场地地层结构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 土、杂填土、粉质粘土、次生红粘土及淤泥质土;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基岩。现分述如下: 2.3.1 2.3.1 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粘土及建筑垃圾组成。粘粒约占 75 95%。建筑垃圾主要为拆迁时残留的混凝土块及废弃砖块,含量约占 525%, 防火分类

5、一类 地下防水等级二级,设备用房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重庆尚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重庆长江工程堪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重庆中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监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站 施工单位重庆林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总体含量小于 10%,粒径一般 2090mm。呈松散状,为 2 个月2 年内间断抛 填。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 2.3.2 2.3.2 素填土(Q4ml)黄褐色、褐色等色。主要由粘土及少量灰岩、泥灰岩、 白云质灰岩碎石组成。粘土约占 8095%,碎石含量约占 520%,总体含量

6、小 于 10%,粒径一般 20180mm,呈松散稍密状,但主要以松散状为主,为近 2 年内间断回抛填形成。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分层碾压或夯实处理,分布于 整个场地,局部地段无素填。 2.3.3 2.3.3 淤泥质土(Q4el+dl):褐色。软塑流塑。,稍有光泽,无韧性,干 强度极低,局部地段砂质含量较高,摇震反应迅速。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但在 场地南侧相对较集中。 2.3.42.3.4 粉质粘土(Q4el+dl):褐色。可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 等,无摇震反应。分布于整个场地。 2.3.52.3.5 次生红粘土(Q4el+dl):黄褐色。可塑。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 高,无摇震反

7、应。钻进平稳,未揭露土洞,土芯吸水后膨胀,失水后易分解。局 部地段夹“孤石”或少许灰岩碎石,碎块石含量约占 1020%,碎石直径 10 90mm。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 2.3.62.3.6 角砾状灰岩(T1j):灰色深灰色。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隐晶结 构,角砾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场地拟建 A1 北侧及东侧环境边坡位置,仅 4 个钻 孔揭露该岩层,为场地次要岩性之一。 2.3.72.3.7 白云质灰岩(T1j):灰色、灰白色。主要由方解石及白云石矿物组成。 隐晶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为场地次要岩层之一。 2.3.8 2.3.8 泥灰岩(T1j):灰色。主要由方解石及泥质矿物矿物组

8、成。隐晶泥质 结构,厚层状构造。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地次要岩层之一。 2.3.92.3.9 灰岩(T1j):灰色。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隐晶结构,厚层状构造。 分布于整个场地。 2.4 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2.4 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基岩顶面受原始地形控制,基岩 面倾角一般约 325,个别地段最大达 4550,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 等风化带。 2.4.12.4.1 强风化带:岩心破碎,主要呈碎块状,风化网状裂隙发育,岩体较破 碎。总体厚度较小。 2.4.22.4.2 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岩芯节长一般在 0.05 0.30m 之间,岩体属较完整岩体。

9、2.5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2.5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本工程位于斜坡及坡脚槽谷处,大气降水一部分以 地表迳流形式沿地表排出场区外,另一部分地表水入渗后进入土层及基岩裂隙中 形成上层潜水或进入灰岩中形成岩溶水,通过层间裂隙或岩溶管道最终在斜坡坡 脚地势低洼处排泄。因此,拟建场地属于地下水补给区。经水位观测,场地水文 地质条件简单。但雨季时大气降水直接对该区进行补给,可能会形成暂时的上层 滞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及杂填土中,部分会下渗至基岩强风化裂 隙中。故基础施工时(雨季)宜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 2.6 溶洞专项评价:2.6 溶洞专项评价: 2.6.12.6.1 拟建场地总体岩溶中等发育

10、,局部地段岩溶发育较集中,如 C5、C6、 C14、D3、D4,该地段为岩溶强发育。对存在溶洞的位置,应采取充填、注浆等 加固措施,增加安全储备,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6.22.6.2 其基础持力层选择原则:当上方岩体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放 在洞顶上方岩体中。如果上方岩体不能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时,基础应穿过溶洞 放在溶洞底面以下。持力层厚度同时满足桩底 3d 桩径不小于 5m,深度范围内无 空洞与软弱夹层的要求。 2.72.7 工程气象概况: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具有春早夏早、秋雨连绵、冬季多雾的特点。热而长,降水集中。常年平均气温 为 18.5,

11、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3(1991 年 12 月 26 日至 28 日),极端最 高气温为 43.5(2006 年 8 月 15 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085.3mm,最大 日降雨量 266.60 mm(2007 年 7 月 17 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 110 mm, 七、八、九月份多暴雨,秋季多绵雨,持续时间一般在 3040d 多年平均气温 17.518.5,极端最低气温-3.7(1961 年)最高气温 44.2(2006 年)。 场区内无地表水体,但天然雨水必须为有组织排水。 三、地下管网及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三、地下管网及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 3.1 地下管网:3.1 地下管

12、网: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周边、地下均无地下管网及电缆;有利 于拟建项目基础施工。 3.2 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3.2 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 3.2.13.2.1 拟建场地北西侧(A3-A4 段环境边坡北侧西段)平距约 4.5m 为已建砖 混楼(7F),该处将形成最高约 15m 的环境边坡,若直立堆填,将威胁已建楼 安全,应先对该地段支挡结构进行施工,待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回填整平。 3.2.23.2.2 拟建场地北侧(A4-1-A8 段环境边坡北侧)邻近已建砖混楼(23F), 其中 A5-A6 段环境边坡紧邻已建楼,应先对 A5-A6 段先进行边坡治理后,确保边 坡坡顶建筑物安全后再进行开

13、挖。 四、工程特点、难点四、工程特点、难点 4.14.1 受原始地貌条件限制,拟建场地回填土区域较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及“图纸设计说明”显示,本工程住宅及车库基础预计开挖深度:3m 39.6m 不等;拟建桩板挡墙部位属于土质高切坡,切坡高度:8m15m 不等, 抗滑桩开挖深度:4m26m 不等。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及相关地方文件规定,本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及边坡挡墙施工均属于“超过一定规模 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工前需进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4.24.2 拟建场地呈不规则“T”字形。场地较为分散,道路狭窄且坡度较大,施工 现场又多为回填土,不便于大型

14、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故基础形式设计主要为“人工 挖孔灌注桩”。 4.34.3 本工程 1#、2#、4#边坡为土质切坡,采用“桩板墙+截排水沟”的支护方 案;3#边坡为岩质边坡,采用“放坡+板肋式锚杆挡墙+截排水沟”的支护方案。 4.44.4 本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开挖深度较深,土质边坡较多,又多为回填土区域; 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有可能发生。基坑、边坡的防坍及支护是安全管理工作 的重点。同时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信息施工法”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设计修 改。 4.54.5 拟建场地高差大,开挖边坡较多,局部拟建挡墙或永久性的基坑边坡为 半挖半填边坡,若先填土后直立开挖施工,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故应先

15、对场地 内边坡进行稳定治理后,再进行主体部分施工。以防止边坡开挖或回填影响临近 建筑安全。 4.64.6 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抗滑桩和净距小于 2.5 米的人工挖孔桩应隔桩开 挖,开挖过程作好临时支护,对土层和风化破碎的岩层,采用混凝土锁口、护壁 防护。护壁接头不要留在岩石分层、土石分界或土层分界处。当桩井井壁土层稳 定性差时,应缩短护壁分节高度,采用 0.51m 一节,必要时应加密钢筋、加 厚护壁,以确保安全。开挖后立即及时施工护壁。拟建桩板挡墙及锚杆挡墙,应 分层分段施工,每层施工高度不大于 2.5m,每段施工长度不大于 20m。 4.74.7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局部区域桩基础下

16、可能存在溶洞, 需采取充填、注浆或桩身贯穿至溶洞底下等措施,对基础工程进度、质量、安全、 成本均有一定影响。 4.84.8 拟建场地位于南山风景区,邻近重庆邮电大学,施工时必须做好扬尘控 制、防噪、防扰措施。同时在场内运输通道与市政道路的连接处设立路面清洁岗 和冲洗设施,防止车辆带泥上路。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五、危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辨识五、危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辨识 5.1 危险源分类:5.1 危险源分类: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 塌、火灾、爆炸、毒气、机械伤害、触电、基坑坠落、坠物伤人等。 5.2 人工开挖深基坑:5.2 人工开挖深基坑:拟建项目设计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桩”,且基 坑较深;故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基础施工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井下作业安全。 5.3 素土高回填:5.3 素土高回填:本工程高回填区域及土质边坡较多,应做好防坍、支护措 施。以确保边坡施工安全。 5.4 高切坡:5.4 高切坡:本工程拟建挡墙均属于高切坡,应采取有效的临边防护措施。 以确保临边作业安全。 5.5 溶洞:5.5 溶洞:本工程局部区域桩基础下可能存在溶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