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35746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试题汇总一、填空1. 请根据表格左边的分类名称编号,给右边的分类内容填写对应的编号。2. 请在下表右边内容的编号前填上与左边名称对应的编号。3. 请在下表右边内容的编号前填上与左边名称对应的编号。 编号 名称 编号 内容 B 处理器管理 A操作系统特征 A 资源共享 B 文件管理 B操作系统功能 B 存储管理 A 程序并发 4. 编号 分类名称 编号 分类内容 A 资源共享 A计算机网络要素 D DTE C UDP B计算机网络分类 A 网络协议 D DCE B 总线型网 C TCPIP协议 C。 FTP B 公用网 C ARP D数据通信系统 B 局域网5

2、.编号概念编号分类A数据交换方式B频带信号C数据电路终端设备A电路交换B数字信号的分类B基带信号A分组交换C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C数据终端设备A报文交换C传输信息6.编号概念编号分类A基带信号的码型B国际2号电报码A单极不归零码B汉字代码A双极性归零码B字符代码B国际5号代码A双相脉冲编码A单极归零码编号分类名称编号分类内容A网络传输技术C模拟信号B单工通信D星型网B信道工作方式C数字信号D专用网B全双工通信A广播式网络C信号传输类型D广域网D 网络分类A点到点网络编号特 性编 号描 述A机械特性C插针的功能B电气特性A连接器的尺寸D接口事件发生的顺序C功能特性A插头插座的位置D规程特性B导线的

3、链接方式B接收器的电气特性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 B )方式属于固定分区的存储方式。 A. 将整个内存分为系统常驻区和用户区 B. 在系统生成或系统启动时,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 C. 在程序装入时按照其所需的大小分配内存 D. 利用重定位技术,动态的向内存低端移动用户程序2. 通信时,每个用户固定的占用某一个指定的时隙,每个用户轮流接通信道,这种复用技术称为( C )。A频分复用 B. 波分复用C. 时分复用 D码分复用3. 以下( D )不属于磁盘分区。A主分区 B扩展分区C. 逻辑分区 D. 物理分区4. 下列( A )属于VLAN的优点。A控制广播风暴 B. 降低网络

4、整体安全性 C. 导致网络管理复杂 D. 生成一种逻辑网络5. 10Mbs和100Mbs自适应系统是指( C )。A. 既可工作在10Mb/s,也可工作在100Mb/sB. 既工作在10Mb/s,同时也工作在100Mb/sC. 端口之间10Mb/s和100Mb/s传输率的自动匹配功能D需要增加一些其它的设备才可以通用6.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以( A )A. 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B降低成本C. 提高传输速度 D没有任何作用7. 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一般包括( D )、帧交换、信元交换三种方式。A. 线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5、. 端口交换8. 不属于ATM技术特点的是( C )A信元由53个字节组成 B结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C. 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简化了网络层的功能9. 下列(C )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局域网中的数据冲突。A网卡 B集线器 C. 交换机 D路由器10. E-mail中有古怪字符的原因是( C )A. 操作系统不相同 B传输协议不一致 C. 文字编码不统一 D有病毒发作11. 下列( B )是教育机构的网址。AWWW BWWWC. WWW DWWW.computer.org12. 波特串和传信率是描述数据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其中波特率等于( C )。A. 每秒传输的比特 B每秒传输的周期

6、数C. 每秒钟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D.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13. DDN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 采用全数字电路B是一种减少节点处理时间的技术C. 数据通信的最高速率为64KbpsD. 可以方便的实现LAN和WAN的互联14. 下列网络连接方式中带宽最窄、传输速度最慢的是(A )。A. 普通电话拨号网 BADSL C. ZSDN DDDN专线15.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C )A. 双绞线 A. 无线信道 C. 光纤 D. 同轴电缆16. I/0接口在( C )之间。A主机和总线 B主机租IO设备 C总线和IO设备 DCPU和内

7、存17. ( B )是一条指令中执行功能的部分。A源地址码 B操作码 C目标地址码 D数据码18.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D )。A源程序 B汇编程序 C目标程序 D机器语言程序19. 全双工通信支持下列(C )的数据流。 A单一方向 B多个方向 C两个方向且同时 D两个方向,非同时20. 下列关于基带信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通过同一通道传输多重信号 B对通道上的频率范围通常要进行划分C是多进制方波形式 D信号以其原始的状态传输21. 某C类网段中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下列( D )与其他地址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 A20213129143 B20213129136

8、C20213129129 D2021312917522. ATM传输的显著特点是( A )。A将信息划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 B采用存储/转发原理C利用电话交换的原理 D将传输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23. (A )属于交换机的功能。A减少数据发送冲突的发生,避免拥挤,提高网络带宽B放大信号C数据链路层控制D路由选择24. 下列关于无线局域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无线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不需要任何许可证就可以使用B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更安全C远程无线网桥可以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D无线局域网可采用点对点模式组建25.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应用层协议的是( B )。ASMTP

9、 BATM CDNS DFTP26. 下列属于性能管理的是( B )。A对所有的网络设备和网络通道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B负责监视整个网络的性能 C负责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配置D负责对访问网络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27. 下列关于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进程是动态的B进程有生命期C. 多个进程可以并行执行,不需同步机构D程序的执行过程是进程28. 下列(A)属于人为无意过失。A用户口令不慎泄露 B黑客通过”后门”进入网络C恶意破译口令攻击网络 D破坏硬件29. 5(D)不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A链路管理 B. 流量控制C. 差错控制 D路由选择30. 下列(C )不属于无线局域网的

10、安全问题。A易被窃听 B. 窃听不易被发现 C使用射频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D有线安全等级协议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31. 若采用4相调制技术,在1200波特的信道上信息的传输率为(b )bps。A1200 b2400 C4800 D960032. 流量控制是指(B)。A数据传输需要进行连接建立、数传的维护、拆除连接阶段B采用某种技术,有效地、动态地分配网络资源,对网络中的通信量进行平滑的方法C根据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D防止所传数据帧的错误、丢失与重复33. 下列(a)属于单模光纤的优点。A适用于长距离 B端接容易C. 价格便宜 D适用于低速传输34. (A)是分组交换网的典型代表。AX2

11、5B帧中继C ATM DISDN35. 下列(C )属于中继器的功能。A路由选择B数据链路层控制C对信号进行复制、整型和放大D减少数据发送冲突的发生,避免拥挤,提高网络带宽36. 关于频带传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通信方式B它可以在电话交换网上进行数据传输C它适合于长距离传输D它的主要技术是调制和解调37. (D )方法不是黑客攻击的方法。A网络监听获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B监听密钥分配过程C匿名用户访问 D通过爆炸、火灾等方法破环硬件设备38. 下列属于故障管理的是(C)。A负责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配置B负责监视整个网络的性能C对所有的网络设备和网络通道的异常运

12、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D负责对访问网络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39. 下列(B )不属于进程控制原语。 A创建原语 B执行原语 C阻塞原语 D唤醒原语40. 在进程与线程的描述中,下列(B )是错误的。A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B进程之间的切换快于线程C各个线程可以共享整个进程的所有资源DUnix中最小的调度单位是线程41. 波特率为2400,采用四进制系统,则信息传输速率是(B )。A2400 B4800 C9600 D1200642. 以下描述不符合光纤特性的是(C )。A传输频带宽、速率高B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C价格低廉,在局域网布线中得到广泛应用D不受电磁干扰影响,保密性好43. 域控制器的功能不包括(D )。A处理用户登录 B参与Directory复制 C存储域安全策略 D用户信息加密44. 物理层中对(C )进行了规定。A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