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4315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案(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第一单元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

2、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

3、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

4、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5.渗透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

5、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1、 引入渗透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第1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第十五条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建设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有多人申请同一项目许可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确定被许可人。第十五条国家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

6、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部构造观察小灯泡。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

7、,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 导线 电池 3.简单电路【教学

8、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9、【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10、(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

11、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四、活动延伸: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板书设计:3.简单电路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4.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

12、除电路中的故障。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教学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电路检测器的挂图。【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板书:回路)3.提

13、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三、做个电路检测器: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检查法:检查电路中

14、的连接是否完好。(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检测器做法: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6.制定检测计划。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分组汇报。8.强调安全事项。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9.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