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指导意见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922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开发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开发指导意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指导意见教学计划是学院实现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现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和评价的基本性文件,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十一五”规划的有关情况,现提出我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一、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1教学计划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2教学计划要反映我校的特点,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要依照教育部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以实际出发,突出以技术应用

2、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3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职业岗位能力,是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终生学习能力。4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教育观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观。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应用阶段的特点;在技能教学过程中,体现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化等三个阶段的规律。注意运用“知识(前提)实践模式(原型定向)独立操作(原型操作)形成技能(原型化)”心智技能形成模式;在操作技能教

3、学过程中,注意体现操作示、过程讲解、模拟训练、操作整合、实际操作教学特点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容,不一定按顺序学习,可以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学生可提早进入专业课程环境,提前接触专业实践。5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采用模块式课程开发方式,需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只有笼统的综合目标管理的方式。建立目标体系,是指在综合目标(General Objectives)的基础上再确定出各类专项目标(Specific Objectives)。最终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模块)的目标来实现的,而各阶段(模块)目标则通过达到各单元目标来实现明确的目标和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乐趣、兴趣、

4、信心和个人的价值感。二、课程开发的主要容和开发程序开发容:课程目标、课程容、课程结构、科目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发程序:调查分析社会需求分析职业岗位分析(职责、任务、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专业特点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教学委员会批准。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职业教育愈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课程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向必然促成各种课程观的有机融合,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

5、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发展的总趋势。1四R理论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理论,作为课程的结构可以引用Doll,W.E的四R理论原则。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层次和课程的多样性。发展性: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关联性:课程具有丰富的、广泛的容。包括文化的、宇宙的知识。严密性: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相对的稳定性。我们不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生存与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只能教给有限的知识,而更多的教给的是思想方式、思维方法和学习的习惯,价值观和人生观。2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业务素质和政治思想协调发展的原则

6、,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3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原则。课程设置的动态化。根据社会岗位技能变化情况,核心课程3-5年修订一次,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3年修订一次。课程设置的动态化。根据社会岗位技能变化情况,核心课程3-5年修订一次,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3年修订一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4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原则。(1)精简课程数量,减少理论知识。对一些基础课要减少,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容和深度。(2)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对核心课程要加大授课学时,可以连续多个学期,实行知识的层级式连续教学。(3)

7、专业课不一定按照顺序学习,可先讲授专业实践课和专业课。(4)将职业书嵌入到课程中去,以职业资格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5实行教学容多元整合的原则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摆脱学科知识体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素,不要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注重课程容的应用性,如学科的综合性、实践工艺型课程。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或随意拼凑,是以核心的职业能力为主,整合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一,体现核心课程的理念。课程模式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第二,课程综合化

8、。模块化教学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第三,体现“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做、考合一”模式的涵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整体设计教学方案、立体组合教学策略与资源,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通过教与学、学与考、主体与主导、学校考评与社会考评等各种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教学全过程。“教、学、做、考合一”模式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它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型课程体系、高技术教学容、实践性教学活动和职业

9、能力评价为构建基础,贯穿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6坚持职业岗位能力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专业课程。实行以岗位能力为主的核心能力培养的。”主动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新设课程事先都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确保教学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环境上,许多学院也强调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一致性。7适应性与针对性统一的原则教学计划首先要考虑满足岗位的要求,即体现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需要,能满足市场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变化的需求,即适应性。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制定教学计划

10、时要处理好针对性与适应性这一对矛盾,就要遵循“在满足针对性的前提下,兼顾适应性,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在确保就业岗位针对性的前提下,兼顾一至两个适应岗位。8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大纲,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体验性教育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建立院仿真实训生产线。增加各学科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前沿知识的引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11、,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按计划执行,在教学教程中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方法和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的50%为宜,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实验,专项技术训练)课时,对学生要提出明确的技能要求,通过实训,达到相应的技能等级标准。9个性化选择的选修课模式除了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职业倾向自主地选择相关选修课程或方向课程,甚至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

12、目标。10.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加强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知识的教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这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总之,课程目标既考虑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均衡,又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是学生学完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达到的或获得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再考虑学习

13、者自身的素质,国家地方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如何表述:要准确表述,第一体现学生主体,第二体现具体的行为目标,不能用抽象的、模糊的语言,可以考量的。四、课程容高职教育课程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等容。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容。课程容的知识选择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整合。所以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容的涵及其在联系。关于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

14、和一般技能分层次和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课程包括职业态度和素质容,应贯穿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中,进行精心的设计,使能够确保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五、课程结构在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时,在课程结构上大都体现出模块化特征,这反映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对能力本位课程的适用性。体现在:第一是能力本位课程的需要,第二是有利于高职课程的稳定。第三是具有灵活、开放性,可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保持课程的适应性,又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达到因材施教。所谓课程模块,其实质是相近的一组知识能力课程体系,它可以由若干门科目课程组成。同时它也是构成课程结构框架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课程模式可以组成不

15、同的课程结构,但基本单元(课程模块)的容不变。六、科目课程形式要改变学科本位较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工作情景相联系。如采用实验、试验课程、仿真课程、实训(校和校外)、实习课程、模拟实际工作的课程、面向企业的课程、面向证书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拓展训练:身体训练-自我挑战训练-团队合作训练职业角色训练。课程有:1.文化基础性课程;提供高等数学、物理和人文知识、外语等必备的基础性知识。2.专业课程。以专业岗位知识和理论为主体;3.实验课程。一个方面是将理论课程中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作为单独的课程开设,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这些课程一般要与实际岗位的工作相一致,具有实用性。要建立与理论教学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制独立的实验教材,实践教学要单独考核,要有相应的技能标准和考核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技能训练、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比例。4.潜在课程;即学校的人文环境,学习风格、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影响因素。5.非正规课程;指在规定的课程以外。6.综合实训课程。是指学生学习完专业基础性课程以后,模拟实际岗位(生产)环境,综合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