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1752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_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是天气分析预报中经常使用的三个物理量。在天气学教科书(例如:朱乾根等,2000)与动力气象学教科书(例如:吕美仲与永清,1990)中都有详尽介绍。本章容,主要取材于朱乾根等的教科书。7.1 涡度的表达式 涡度是衡量空气质块转运动强度物理量,单位为。根据右手定则,逆时针旋转时为正,顺时针旋转时为负。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根据涡度的变化,就可了解气压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更确切地说,我们这里的涡度是指相对涡度,其表达式为: (7.1.1) 其中是三维风矢。 虽然涡度是一个矢量,但在天气分析中,一般却只计算它的垂直分量,亦即:相对涡度垂直分量或垂直相对涡度。的表达式为: (7

2、.1.2)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分析预报中说的涡度,其全称应是垂直相对涡度。 将式(7.1.2)变微分为差分,得: (7.1.3)7.1.2 相对涡度的计算方法 犹如风矢有实测风与地转风一样,相对涡度有实测风涡度与地转风涡度两种。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1. 实测风涡度计算方法 用实测风计算涡度时要按照式(7.1.3)所列各项分别进行。首先把实测风分解为、分量,然后分别读取图7.1.1所示的A、C点的值和B、D点的值,最后代入式(7.1.3)即得O点的涡度: (7.1.4)图7.1.1 计算物理量用的正方形网格(朱乾根等,2000) 2. 地转风涡度计算方法 假若实测风与地转风相差很小,

3、那么,便可用地转风代替实测风,并可根据地转风公式直接从高度场(或气压场)求算相对涡度。用地转风计算得到的相对涡度称地转风涡度,也有人也简称地转涡度。 地转风涡度的几何意义是代表等压面凹凸的程度。 把等压面上的地转风公式 (7.1.5)代入式(7.1.2)中,略去地转参数的空间变化后,即可得到地转风涡度的表达式: (7.1.6)上式中为位势高度,为高度场的拉普拉斯。在实际业务中可用图7.1.1所示网格进行计算,并把上式改写为差分形式: (7.1.7)式中为地图投影放大系数。由上式可见,读取网格上A、B、C、D、O五点的高度值,代入式(7.1.7),便得O点的地转风涡度。7.2 散度的计算 (引自

4、: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pp618620)。 1. 定义及表达式 散度是衡量速度场辐散、辐合强度的物理量,单位为1/s,辐散时为正,辐合时为负。 水平散度的表达式为: (7.2.1)水平散度D的大小是从同一水平面(或等压面,请读者牢牢记住这个条件)上的实测风场计算求得的。 2. 计算方法 把式(7.2.1)写成差分形式: (7.2.2)若用图7.1.1所示网格计算水平散度,变微分为差分,则上式就改写为: (7.2.3)式中为在天气图上所取网格点的距离。这样把图7.1.1中B、D点的值和A、C点的值代入式(7.2.3),便得O点的散度。 3. 注意事项当气象测站不在同一个海拔高度上时

5、,地面图上散度的计算方法,我们将在后面介绍。关于对上面计算散度值的修正方法,将在7.3介绍。7.3 垂直速度的诊断 (引自:朱乾根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pp620635)。大气垂直运动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必须经常考虑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垂直速度(或运动),仅仅指大尺度的。 垂直速度不是直接观测到的物理量,它是通过间接计算而得到的。垂直速度的计算方法很多,下面只介绍OBrie(1970)提出的运动学法(积分连续方程法)。 1. 计算原理 在坐标系中,连续方程可写为: (7.3.1)或 (7.3.2)将上式两端对积分得: (7.3.3)令为和两层等压面之间的平均散

6、度,则式(7.3.3)可改写成: (7.3.4)式中和分别为和高度处的垂直速度。单位为;正值为下沉运动,负值则为上升运动。若平均散度在和两层之间的变化是线性的,即:,那么,在求得各层散度之后,根据式(7.3.4)便可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地算出各层的垂直速度来。 2. 下边界条件 假定:(a)地面海拔高度很低,且是平坦的(读者要特别注意这个假定),(b)处,则各主要等压面上的垂直速度可分别用式(7.3.4)推算出来。3. 必须对和D进行修正的原因原则上,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任意层次的。但在实际上,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高层的常常很不准确。原因是:(a)风在高层观测的精确度较低;(b)误差随高度有积累。上述

7、原因的详细解释是,在作散度计算时,既有风的观测、分析方面的误差,又有计算中带来的误差,这些误差都随高度升高而有积累,从而导致的计算值的精确度随高度升高而不断下降。结果到了气柱的顶部,的值往往不能满足的边界条件,这就违背了“补偿原理”。因此必须对上述运动学方法或“补偿作用”进行修正。 4. 对D和的修正 根据实际资料的分析,的修正量可以假定为气压的线性函数。即(证明略): (7.3.5)式中是一个只与总层数有关的常数。对作了上述修正后,也应作相应的修正(证明略)。 (7.3.6)其中,是层次序号。为需要计算的总层数,是未经修正的最高层垂直速度(一般即100处的),是经过修正后的最高层垂直速度。式

8、(7.3.6)中的是借用其它方法(例如绝热法等方法)求出的。 实例分析表明,一般都在3,最大可达20。而由绝热法或其他方法求出的100上的数值一般很小(大约为0),因此较之是很小的。这样,在精度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取。这样,式(7.3.5)与(7.3.6)便可简化成下列形式: (7.3.7) (7.3.8) 5. 与的换算关系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需将上面计算出的换算成。例如,在计算-螺旋度时以及绘制垂直剖面图上的环流时就遇到上述情况。 垂直速度在坐标系里为,在坐标系里为,两者有以下的关系: (7.3.9)通常,式(7.3.9)的右边前两项之和很小,因此近似有: (7.3.10)代入

9、静力学关系,则得: (7.3.11)再代入状态方程,则得: (7.3.12)式(7.3.12)即为与的换算关系式。的单位多取,的单位多取。7.4 地转偏差与散度、垂直速度的关系 1. 定义 地转风虽然可以作为实际风的近似,但一般情况下实际风和地转风总是有差别的。为了量度实际风偏离地转风的程度,人们将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定义为地转偏差。令地转偏差用表示,则有: (7.4.1)或 (7.4.2) 2. 计算方法 考虑到有关教科书中地转风的定义式后,可将式(7.4.2)改写为: (7.4.3)将公式(7.4.3)变为差分形式,得: (7.4.4) 根据式(7.4.4),可以计算出地转偏差矢量的两个

10、分量与,进而得到地转偏差矢量: (7.4.5) 3. 地转偏差与水平散度、垂直速度的关系 将式(7.4.2)代入水平散度公式,得: (7.4.6) 若取为常数,则有: (7.4.7)将式(7.4.7)代入(7.4.6),得: (7.4.8)式(7.4.8)表明,实际风的水平散度是由地转偏差决定的。由于垂直运动与水平散度联系在一起,故可以认为垂直运动也与地转偏差有一定联系。 4. 地转偏差在动能制造转换中的作用 当有地转偏差时,若实际风偏向低压一侧,水平气压梯度力对空气微团作功,其动能将增加;若实际风偏向高压一侧,空气微团反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功,其动能将减小。因此,地转偏差对大气运动动能的制造和转换起着重要作用。5. 地转偏差的大小 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一般很小,地转偏差与地转风的比值平均为20%左右。实际风偏离地转风的角度平均约为15。地转偏差虽然很小,但对大气运动的演变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地转偏差时,空气微团才可能作穿越等压线运动,从而引起质量重新分布,造成气压场和风场的变化,所以地转偏差是天气系统演变的一个动力因子。 6. 地转偏差与水平加速度的关系可以证明(证明从略),地转偏差和水平加速度方向相垂直,在北半球指向水平加速度的左侧,如图7.4.1所示。地转偏差的大小和水平加速度成正比,和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图7.4.1 地转偏差与水平加速度关系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