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094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龙山中学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会员独享】(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生物一、单项选择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4.牛胰岛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蛋白质 D.水5.细胞中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基本骨架是( ) A.碳链 B.磷脂双分子层 C.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的链状结构 D.多肽链6.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 A.核酸 B.DNA C.蛋白质 D.葡萄糖7.组成家猫身体的主要元素是( )A. C H O N P Ca B. C H O N P S K Ca Mg C. N P S K Ca Mg D. M

2、n Fe Zn Mo B8.生物体没有水就不能正常生活的原因之一是( )A.提供物质运输的动力 B.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C.决定物质运输的方向 D.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有水参加 9.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具有的糖是( )A. 糖元和淀粉 B.蔗糖和乳糖 C. 葡萄糖和核糖 D. 麦芽糖和纤维素 10.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太阳能 B. ATP C.糖类 D.细胞内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14. 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A.水资源的危机日趋严重 B.土地沙漠化严重C.酸雨和温室效应 D.太阳黑子活动频繁15.下列用于鉴定组织中是否有脂肪存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

3、是( )A.碘液,蓝色 B.斐林试剂,砖红色 C.苏丹染液,橘黄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 16.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A.一种细胞器 B.保护结构 C.分泌物 D.突起17.某毒素因妨碍细胞对O2的利用而影响机体的生命活动,该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核糖体 D.内质网18.白细胞能吞噬绿脓肝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细胞膜上的载体与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与ATP的利用C.细胞膜的选择性与被动运输 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ATP的利用19.小麦根尖细胞中,含有A、T、C、G的核苷酸有( )A.4种 B.5种 C.7种 D.8种20.下列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

4、是( )A.能够连续分裂的体细胞具有细胞周期B.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为止D.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5.下列不符合细胞无丝分裂特点的是( ) A.没有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B.包括核分裂和质分裂C.高等动物也可进行无丝分裂 D.有遗传物质复制但无典型的细胞周期26.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 磷脂、蛋白质、核酸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当速率 D.作为

5、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28.在唾液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29.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30.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B.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死亡,因而对生物体有害C.细胞凋亡

6、在生物个体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D.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然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极性运输 D.渗透36.下列关于激素功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C.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株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37.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

7、枢纽是( )A.垂体 B.下丘脑 C.大脑皮层 D.各个内分泌腺38.人在幼年时,如果体内缺少甲状腺激素会患(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糖尿病39.能够影响公鸡形态特征和交配行为的物质是( )A.雄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40.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上应用的叙说,正确的一组是( ) 喷洒保幼激素可减轻松毛虫对松林的危害对奶牛注射生长激素可促使其生长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喷洒蚕体可增加产丝量45. 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奇观主要是该处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

8、营养信息4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浓度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相互促进,协同工作。47. 损伤大脑皮层的S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损伤H区时,病人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却能讲话写字。这表明( )A.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 B.语言功能与语言中枢之外的中枢有关C.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外侧面 D.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48.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A.甲为生

9、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49.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50.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依据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51.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

10、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B.免疫球蛋白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C.体液中的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 D.眼泪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52. 下列哪项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代谢减慢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D.细胞内色素积累较多53.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染色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54.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55.

11、以下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群落演替56.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B.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C.高度分化的细胞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57.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减少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58.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 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 营养级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别是( ) A. a B. b C. c D. d 59.下列关于群落到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无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60.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图示叙说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C.三个细胞都具有同源染色体 D.丙可以产生卵细胞8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