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263975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020年九月).ppt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安全法制教育 二年级下册教案,1,授课班级:二(2)班 授课教师:蒋艳,2,学 海 无 涯,安全法制教育 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班级:二(1)班 授课教师:刘下军,3,学 海 无 涯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 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师生共同 探讨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理解问题 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 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

2、民。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人一生不同时期所享受的权利(部分)及相关法律的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让 学生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简要谈话并引 出主要问题:法律的作用。 二、新课过程 1、阅读课本内容;看动画小故事老虎发威和保护未成年人,故事分别 提到了什么法律?简要说说其作用。 2、再列举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简要了解其作用。 3、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法律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4、用做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归纳

3、并了解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了解了法律在生 活中的作用。,4,学 海 无 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 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 利。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 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

4、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3、介绍什么是法律援助。 4、介绍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法律面前 不存在特权现象。 三、课堂小结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 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培养学生遵纪 守法的意识。,5,学 海 无 涯 你也是小公民,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2、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 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

5、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新课过程 1、讲解公民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问学生是否是合格的小公民?询问学生知道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文明用语少不 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问候用语有哪些?感谢用语有哪些?赞美语言有哪些?祝贺的用语有哪 些?道歉的用语有哪些? 3、

6、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合格的小公民 4、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汇总。 三、课堂小结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必须从小做起,时时处处讲礼仪,注重文明礼仪 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学 海 无 涯 父母不能私拆子女信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自己的基本权利,知道如何用法律的 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的人身自由的内容有哪些,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2、教师补充说明基本权利。 二、新课过

7、程 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文中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 3、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4、让学生了解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哪些,自己有哪些权利,培养学生的基 本法律意识。 三、课堂小结 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除公安、安全、检察机关出于侦查的需要,可以依 法对个人的通信检查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侵犯公民的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四、教学反思,6,学 海 无 涯 小学生也有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维护自身隐私权。 2、理解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懂得什

8、么是个人隐私。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2、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学生隐私权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案例,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案例中出现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时 学生是怎么反应的? 二、新课过程 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引出隐私权的概念。 2、用图片向学生解释公民的隐私权都包括哪些? 3、分组讨论,看学生能否列出一些侵犯我们隐私权行为的例子? 4、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5、我们小学生应该要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 6、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7、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

9、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隐私权,知道我们小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有 隐私权,其他人不能任意公开传播,也不能偷窥、监视和侵害别人的隐私。 四、教学反思,7,学 海 无 涯 考试不能作弊,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考试作弊是道德问题。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弊是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课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案例,请学生评一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并描述原因。 二、新课过程 1、看了案例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带来的危 害有哪些? 2、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作弊方式有哪些

10、?如果自己身边出现作弊的行为,应 该怎样对待? 3、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作补充。 5、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趁机教育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违法 行为而且是道德问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的危害,学生对 于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反思,8,9,学 海 无 涯 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教学目标: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3、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

11、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 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放一分钱的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大家非常熟悉而又 好听的歌曲,如果会唱的话,可以一起唱。我们边听(或唱)边想一想,歌中赞 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 二、新课过程 1、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个小调查,请掉过东西和拾过东西的同学举手,并询 问期中几位问题: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 2、请学生举例子说说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3、出示事例,请学生分组讨论事例中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请学生分组自主设计情景

12、表演,体验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 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以及小事例的分析,了解了捡到东西和丢失东 西的心情,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10,学 海 无 涯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 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 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 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

13、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 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 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 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根据书、保,收听广

14、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 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 23 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11,学 海

15、 无 涯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 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 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12,学 海 无 涯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 来保护自己。 活动形式: 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活动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 一、案例引出:事

16、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 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 20 米的四楼摔了下来。 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问题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1、学生讨论发言。 2、老师小结: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 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 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 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 显然违法了。 3、问题 2:甲违反了什么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 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 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 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 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