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255208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47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精编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email:) 辐射防护与应急室 2007年5月,2007-5-12,1,CXQ,主要内容,1. 前言 2.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3. 主要面临的问题 4. 工作任务和重点领域 5. 最终目标,2007-5-12,2,CXQ,前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核能在保障我国能源供应、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利用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核燃料循环、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等也必将得到相应的发展。,2007-5-12,3,CXQ,

2、自从1956年核能发电产业形成以来,世界核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一万两千多堆年的运行经验,迄今为止核电保持了良好的运行安全记录。实践证明,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 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事故警示我们,尽管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的频度极低,但是,由于其后果严重,绝不能忽视它的风险。 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辐射环境、放射源与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有效控制,是促进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的根本保证。,2007-5-12,4,CXQ,2.1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现状,核电 研究堆 核设备 核技术利用 核燃料循环设施 核材料管制 放射性物质运输,铀矿冶与伴生放射

3、性厂矿 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 辐射防护 核事故应急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标准的建设,2007-5-12,5,CXQ,核电,我国(不包括台湾在内) 现有9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8.54 GWe,核电仅占全国电力生产的3%。 自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建成投运以来,巳投入运行的核电站运行安全业绩良好,管理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安全和运行业绩进入了国际同类型核电机组的世界先进行列。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气体和液体放射性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 在核能技术研发方面,实验快中子增殖堆(65 MWt)2000 年5月浇

4、灌了第一罐混凝土,2002年8月主厂房封顶,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原计划2005年底达到临界。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已于2003年1月达到满功率等。,2007-5-12,6,CXQ,研究堆,我国从1958年开始建造研究性核反应堆。到目前为止,现有在役民用研究性核反应堆(包括临界装置和微堆)18座。这些研究堆涉及不同的堆型和不同的功率范围,有着不同的应用目的(研究,培训,同位素生产、堆型论证和其它服务)。这些核设施分布范围广,多数建造在城市附近。总的说来,我国研究反应堆的运行安全情况是好的。,2007-5-12,7,CXQ,核设备,核设备作为保护核设施安全硬件屏障的核心,其质量和

5、可靠性对核设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核电设备市场化加剧,从客观上改善了核电质量的外在环境。通过严格管理和宣传教育,大多数厂家也逐步有了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从整体上看核承压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正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各单位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大多数单位对核电国产化准备不足。,2007-5-12,8,CXQ,核技术利用,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我国核技术利用的领域已遍及工业、农业、医疗(学)、科学研究和国防等诸多行业,涉及的放射源类型多、数量大。 目前全国共有密封放射源10多万枚,从密封放射源的个数(枚)上讲,约85%用于工业生产和质量的监测。从放射性活度上讲,用于辐照加工的约占95%。目前用于辐照加工

6、的装置约150台;工业探伤设备约500台;目前全国已拥有放射治疗设备约2000台。,2007-5-12,9,CXQ,我国核技术利用现有放射工作人员约20万人,潜在照射危险相对比较大的辐照应用和工业探伤领域约有3400人。 近几年来,我国放射源事故仍然居高不下,每年约发生30多起放射源事故或事件,其中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占首位。 全国共有53000余枚废放射源,其中废镭源约2600余枚。,2007-5-12,10,CXQ,核燃料循环设施,我国核工业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和相应配套设施。从广义上讲,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采矿、水冶,化工转换,富集分离,燃料元件和组件制造,反应堆辐照,

7、乏燃料贮存和后处理、以及废物处理和处置等设施。 目前,我国具有相当的天然铀生产、铀转化、铀浓缩分离能力,以及压水堆燃料组件和重水堆燃料组件生产能力,动力堆乏燃料组件后处理中试厂正在建设中。,2007-5-12,11,CXQ,核燃料循环设施工作人员频繁地操作常伴有核辐射危害和化学危害。涉及到可溶性的易裂变材料、可燃溶剂和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有可能导致核工业所特有的风险临界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化学工业所涉及的那些风险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化学毒害。这两类风险在核燃料循环中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火灾和爆炸有可能导致放射性的污染和辐照。 应该指出,几十年来,我国核燃料循环设施运行是正常的,虽发生过临界事故,

8、但未造成人员伤亡。,2007-5-12,12,CXQ,核材料管制,核材料是当今世界人们最敏感,最关注的物质材料之一。核材料不仅在政治上具有战略意义,而且某些核材料如镎、钚、镅等,还是极毒性物质。 为了防止核材料的被盗、破坏、丢失、走私、非法转移和非法使用,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明确了核材料管制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民用核材料的安全监督;原核工业部负责管理全国的核材料;前国防科工委负责涉及国防的核材料的安全监督。,2007-5-12,13,CXQ,规定了核材料管制的范围:235U,含235U的

9、材料和制品;233U,含 233U的材料和制品;239Pu,含239Pu的材料和制品;氚、含氚的材料和制品;6Li,含6Li的材料和制品;以及其它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自条例发布以来,三部委陆续制订了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核材料衡算导则,核材料实物保护导则,核材料视察规定等管理法规和制度,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2007-5-12,14,CXQ,同时,还设立了核材料管理的技术后援单位,并开展了核材料衡算及核材料实物保护等研究工作。 十多年来,三部委联合国内核材料有关主管部门,团结协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使我国的核材料管制工作,从无到有,初见成效,初步规

10、范,初具规模。,2007-5-12,15,CXQ,放射性物质运输,我国每年运输核电厂燃料元件数批、放射性同位素货包达百万件等。 到2004年底已完成60吨(130组)大亚湾核电站乏燃料的安全运输工作,并通过公路完成了288组101堆乏燃料和48组49-2堆乏燃料及一定数量的其它堆乏燃料的安全运输工作。 运输容器或货包是放射性物质运输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内已具备20吨以下的乏燃料运输容器设计和生产能力。,2007-5-12,16,CXQ,铀矿冶与伴生放射性厂矿,我国铀矿山自1958年建矿以来,共生产了X万吨天然铀,建矿早期由于通风防护问题产生现场粉尘和氡及子体超标,造成工人矽肺、肺癌高于对照组。

11、目前,铀矿山防护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丰富经验。在氡的迁移和扩散规律及理论、测氡及氡子体技术、通风降氡理论与技术、防护措施、职业剂量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我国铀矿工业劳动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氡浓度合格率由50%提高到80%,铀矿工个人剂量逐年有所降低,总平均值由原先的50.0-74.5 mSv/a,降低到13-16 mSv/a。 钍和伴生放射性矿,如大量的独居石、煤矿生产以及建材生产中的石材原料也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铀和镭。有的矿山井下空气中的氡及氡子体浓度相当高。,2007-5-12,17,CXQ,此外,在化工矿山采出含放射性磷、钾等的矿石,以及在进行磷、钾提取,或在复合

12、化肥的生产过程中,甚至有的产品,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特别是不少煤矿中的氡及氡子体的辐射剂量很高,且受照群体庞大。 但是,由于工业部门的限制,以及对这些行业的认识问题,对该行业的辐射防护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通风防护措施和必要的监测手段,导致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受照剂量相当大。因此该部门的辐射防护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2007-5-12,18,CXQ,放射性废物产生于核军工、核电和核技术利用等相关的科研开发、生产运行和设施退役,以及放射性污染治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核军工生产能力进行了调整,一些生产和研究设施相继停止运行,等待退役。这些设施包括核军

13、工生产需要的燃料转化、浓缩、制造等设施,也包括服务于军工生产的研究堆、同位素分离研究等科研设施。,核设施退役、放废处理和处置,2007-5-12,19,CXQ,1990年,国家启动了军工核设施退役和废物治理专项计划,十几年来,退役和废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得来说这些工作的实施,还未从根本上消除潜在危险,仍有大量的积存液态废物处于暂存状态。 在核电方面,产生的固体废物经简单的整备,存放于现场的暂存库内,还未开始送交处置。 我国已建成西北和北龙两个用于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近地表处置场。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2007-5-12,20,CXQ,辐射防护,辐射防护经

14、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在核工业转向核能和平利用的时期,我国辐射防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通过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使我国的辐射防护技术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核电厂的辐射防护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基本接轨。但其它核设施,特别是铀矿冶的辐射防护基础设施比较落后。,2007-5-12,21,CXQ,随着新的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实施,对核设施的辐射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铀矿冶、后处理等设施的辐射防护基础设施急待加强。 铀矿井下通风防护条件较差,矿工个人剂量偏高。 目前辐射防护仪器仪表过分依赖进口,国产设备现场应用性能较差,现场适用的国产化辐射防护设备较为缺乏。 现场辐射防护

15、管理和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和职业人员健康管理重视不够。,2007-5-12,22,CXQ,核事故应急,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以核电厂为重点的三级核应急体系。国家、核电厂所在省(广东、江苏、浙江)、核电厂营运单位都建立了核应急组织,形成相对完整的核应急管理框架。 各级应急组织也相应建设了应急设施、配置了技术装备,但水平参差不齐。核电厂的应急工作起点是和国际水平大体接轨的,监管也比较规范。,2007-5-12,23,CXQ,核电厂以外的其他核设施(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等)和核活动的应急工作目前尚不规范,其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比较薄弱,普遍存在着实战能力差的问题。

16、 我国核电站也曾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应急状态多次。基本上都按应急计划作了响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了核安全。验证了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必要性。,2007-5-12,24,CXQ,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基本政策、法规,明确了辐射环境的监管部门,并颁布了一些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标准和导则。核环境安全意识日益提高。 军工核设施、核电站已经初步建立了核环境安全体系。 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核环境安全监管组织体系,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得到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逐步走上规范,核与辐射应急监测开始起步。,2007-5-12,25,CXQ,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体系的框架,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成立后,一直把制订核与辐射安全法规放在重要位置。 现已基本形成了纵向上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导则、技术文件等不同层次,横向上由通用系列、核动力厂系列、研究堆系列、核燃料循环设施系列、放射性废物管理系列、核材料管制系列、民用核承压设备监督管理系列、放射性物质运输管理系列等多系列组成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框架。,2007-5-12,26,CXQ,2007-5-12,27,CXQ,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