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511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4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27编号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3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3 一、单项选择题 l.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A未满 10 岁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 被逮捕的人犯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2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D法人 3在我国,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n 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4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是不依人的

2、意志为转移的。 A必须B可以 C不能D可能 5法律关系是由()保证的社会关系。 A围家洪缝B.国家权力 c国家强制力D国家司法机关 6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7权利主体之间的权穗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关系主体 8违宪制裁是依据宪法的特殊规定对()实施韵强制措施。 A违宪行为B.违法行为 C违纪行为D.违章行为 9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内容

3、 10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另一类是()。 A法律后果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D法律制裁 11刑事制裁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 A国家机关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12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行为B非物质财富 C物质财富D以上答案都不对 13法的共同本质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表现D.法是全体公民的意志的体现 14提交会议讨论而被列入会议议程的建议或意志称为()。 A法律草案B.议案 c法律草稿D法律 15立法的关键性阶段是()。 A法律议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草案的通过

4、D.法律的公布 16决定法的本质的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B社会经济基础 c党的政策D.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17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以事实为根据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18一个法律行为()引起多种法律美系的产牛。 A不能B.可以 C. 必然D.肯定 19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的手段。 A强制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 C引导性调整D制约性调整 20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是()。 A有效的B无效的 c部分有效的 D. 上答案都不对 2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D

5、.法的强制性 22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3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 24法的国家强制性来自()。 A舆论力量B国家强制力 C.政党的力量D.社会力量 25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规定属于 ()。 A法律的技术性规定B.法律概念 c法律规范D.法律原则 26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 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的属性B

6、连续性的属性 c一般性的属性D.效率性的属性 27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拖主要是靠()。 A社会舆论B领导的威信 c自觉遵守D. 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28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A权利和义务B物和行为 c法人和自然人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法律关系的主体。 A不能成为B可以成为 c部分可以成为D.必然成为 30法律的公布是指()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主席 C国家司法机关D.法律制定机关 3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B.普遍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D特定效力 32

7、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33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是() A民事制裁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D法律制裁 34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B.公民在执法上平等 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平等 D.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 35根据法的域内效力原则,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A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领域B.全国 c我国领土部分D.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 36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 行使自己的职权

8、,不受()。 A权力机关的干涉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7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包括有()。 A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38在我国,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 c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全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9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 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 40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

9、则。 A法律适用B.法律制定 c法律遵守D.法律实施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具有如下特征:()。 A它是由特定主体依法定职权来进行的活动 B它是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法律得以实现的活动 C它是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n 它一般都要作出适用法律的文书 2-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 A法的制定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D法的适用 3能够影响守法主体的范围的因素有()。 A法律的本质B政体的性质 C社会力量对比关系D历史及文化传统 4依法治国的对象是()。 A自然人和法人 B社会组织 c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 n 国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

10、活 5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立法可以分为()。 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 c法的修改D法的废止 6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指导思想应该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R 邓小平理论 c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其作用有()。 A引导作用B限制作用- c促进作用D保障作用 E监督作用 8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D.法是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9法治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 A与人治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B.依法办事的原则 c良好的法律秩

11、序D代表某种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10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作用有()。 A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B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c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E解决经济话动中的各种纠纷 11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A物B.行为 c自然人D精神财富 12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 A准确B从重 C合法D.从轻 E及时 13法的基本特征是:() A法由国家机关公布B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旌 c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D法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 E法由经济基础决定 14法的规范作用有()。r A指导作用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D强制作用 E预测作用 15法的非本质属性有()。 A

12、国家强制性B.规范性 C阶级性D.预测性 16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A不包括国内法在内B.不包括国际法在内 c不包括已失效的国内法在内D不包括已失效的国际法在内 17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的调整方法 c法律的调整机制D法律的制定时间 18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为()。 A以权利义务为内容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c属于物质关系D以现行法存在为前提 E由国家政治内容决定的 19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B.法律之溯及既往的效力 c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的问题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20我国现

13、阶段立法指导思想为()。 A党的政策方针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党的基本路线D.统治阶级的愿望 E外国的法律思想 21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为()。 A以宪法为依据B.从实际出发 c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E保持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的效力高于法律 B.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可以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 23决定一个国家立法体制形成的因素是这个国家的()。 A国体B.政体 c文化传统D阶级力量对比 24按照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划分,可以分为()。 A一级立法体制B

14、.两级立法体制 c三级立法体制D四级立法体制 25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 A法律规范的规定B.权利主体的存在 c法律事实的出现D.合法行为的产生 26法律效力是指()。 A对人的效力B.对物的效力 c对行为的效力D空间上的效力 E时间上的效力 27权利能力()。 A以权利主体的存在为前提B以行为能力为前提 c以相应法律规定为前提D是权利主体构成的条件 28按照法是否规定根本制度和是否具有最高效力,法可以分为()。 A根本法B普通法 C公法D私法 29社会主义法对党的政策的作用有()。 A法是实现政策的重要形式 B法是定型化、规范化、条文化的党的政策 C.党的政策在制定为法律的过

15、程中将日益完善 D.法对党的政策有制约作用 E法对党的政策有指导规范作用 30依责任的性质,法律责任可以划分为()。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D违宪责任 31.依制裁的性质,法律制裁可以划分为()。 A民事制裁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D违宪制裁 32法的渊源主要有()。 A宪法B部门法 c地方性法规D国际条约 E实体法 33法的制定是指一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 件的一种专门活动。 A制定B.审查 C修改D.编纂 E废止 34法律效力可以分为()。 A对人的效力B对事的效力 c. 空间效力D时间效力 35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是()。 A法律地位是平等的B享有广泛的权利 c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D主体与客体是一体的 36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客观情况。 A发生B终止 c恢复D变更 E消灭 37立法的准备阶段包括()。 A立法的预测B.立法的规划的制定 c立法议案的形成和拟订D法律草案的拟订和论证 38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是()。 A法治是指法律制度,而法制则不是 B.任何国家中都有法制,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法治 c法治不必蕴含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D.有法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