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599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46编号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

2、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 .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 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 (不 用背) 12. 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 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

3、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 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 meta 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 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 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 演替方向。 (未知) 17. 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4、18. 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 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 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 廊道、 基质 20. 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 残存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 引进斑块 21. 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 环境资源廊道、 干扰廊道、 残存廊道、 引进廊 道 B)按宽度分: 线状廊道、 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 绿道、 蓝道、 灰道、 暗道、 明道、 (必考) 22. 廊道的功能: 生境、 通道、 过滤、 源 和汇 23. 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 相

5、对面积、 连接度、 动态控制 24. 基质的特征 : 连接度、 狭窄地带、 孔隙度 25. 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 环境资源的异质性、 干扰、 生态演替 26. Forman 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 聚集型分布格局、 线状分布格局、 2 平行格局、 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27. 景观多样性三种类型: 斑块多样性、 类型多样性、 格局多样性 28. 网络的结构特征: 1.结点.2.网络格局 3.网眼大小 29. 网络的功能: 生境、 通道、 屏障 30. 干扰的类型: 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

6、和生物干扰; 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按干扰产生的结果划分:离散性干扰和扩散干扰 31.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 、分割、 破碎化、 缩小、 消失 32. 经过景观的生态流有三种:能量流、 物质流、 物种流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直接利用价值、 间接利用价值、 选择价值、 存在价值 34. 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 、 时间异质性 、 功能异质性 35. 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三个指标:组织、 活力、 弹性 三. 简答题 36. mata 种群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37. 斑块化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38. 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答 : 景观异质性与景

7、观稳定性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景观异质 性越高,则生境越复杂,物种越多样,而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因此景观越稳定。 生物正负反馈不稳定性可导致种群区域隔离, 增加景观异质性, 从而减少干扰传播 : 反过来则有利于景观的稳定。景观异质性的提高,会提高景观稳定性。景观异 质性是保证景观稳定性的源泉。 39. 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答:景观异质性与干扰频率呈负相关,中等干扰假说理论认为:在没有干扰存在时, 景观水平趋向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则既可能增加异质性,有可能减少异质性。适 度干扰常可带来更多的镶嵌体或走廊,使物种能对生境充分利用并引起生态位的分 化, 从而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 一

8、般认为低度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而中高度的干扰会降低景观异质性。 40.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作为对干扰的反应,稳定性就是恢复和抗性的产物。 3 如果干扰在系统中只能引起较小的总体变化,表明景观的抗性强,则景观稳定。如 果景观受到外界干扰后,能恢复到原来状态,景观就是稳定,且恢复的时间越短,稳 定性越大。 景观就是稳定的,景观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景观建立起了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不同的干扰 频度和规律下形成的景观稳定性不同。 如果干扰的强度很小,而且干扰规则,景观就能建立起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从而保 持景观的稳定性。如果干扰强度大,但干扰经常发生且可预测,景观也可发展起适 应的机

9、制来维持景观的稳定性如果干扰不规则,且发生频率低,景观的稳定性就是 差,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建立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 41. 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 景观稳定性的时间尺度 景观稳定性的空间尺度 42.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 自然驱动因子 a)地貌因子 b)气候因子 c)水文、植被因子 人文驱动因子 d)人口压力 e)经济发展,城市扩张 f)市场机制 g)技术进步 h)决策因素 43. 怎样根据景观的稳定性来分析和衡量景观稳定性? 景观的稳定性的分析和衡量:景观基本要素具有再生能力景观中的生物组分保持 物质平衡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保持景

10、观功能的稳定性人类活动 的干扰影响未超出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39 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数为 HI=VOR HI 为系统健康指数也是系统可持续的一个度量:V 为系统活力,是衡量系统的活力、新陈 代谢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标准:O 为系统组织指数,是系统组织的相对程度,取值为 01, 包括多样性和相关性:R 为系统弹性指数,是系统弹性的相对程度,取值为 01. 44. 景观变化和环境变化相互影响? 答: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气候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气候:土地表面性质的变化、地表反射率的变化、温 1 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土壤土壤 : 土壤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壤养分流动的影响 2 3 水环

11、境水环境:水量与水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4 湿地减少、水资源短缺、非点源污染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 : 次生污染物,是由石油燃烧和汽 5 车尾气排放的 CO 和碳水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种蓝色的有毒气体, 是一 种强氧化剂,对人、畜、农作物和工业产品、建筑物都有强烈的腐蚀危害酸雨 :酸雨 : 酸 6 雨是大气中的 CO2、SO2、NO2 和 HCL 有毒气体,在云雾的形成中被水滴吸收转化, 形成酸雨和酸雾,降到地面和水体会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 ; 造成树木叶片枯萎、脱落 以至整体死亡,腐蚀建筑物和古迹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

12、是景观变化对水质影响的主要方式 7 45. 主要景观分类系统? 答: 景观植被地貌分类: 4 Westhoff 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亚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 Naveh 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 城郊景观、城市景观。 Forman 和 Godron 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城 市景观。 肖笃宁的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陈利顶等的分类:“源”景观和“汇”景观。 周华荣的分类:景观类型、景观系、景观组和景观型。 46. 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和应用? 答 : 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答 : 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根

13、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 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 范围及类型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 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 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四四.论述题论述题 47. 我国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48. 以你身边某个风景区为例如何对其景观的分类和规划? 49. 以生活城市为对象说说区域景观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原则和步骤? 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1)自然生境大量损失 林地、草地、水体及农田减少。生

14、境类型趋于简单化,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生物多样 性资源严重受损。 (2)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平整过程使地表植被破坏、 土地裸露,加上许多土地推而不建且长期闲置,导致城市 区域水土流失也日益加剧 。 引起河道淤积、 桥涵淤塞、 洪害频繁,而且危害市区市政基础设 施及防洪安全 。 (3)景观破碎度增加 自然半自然景观组分也被强烈分割,分布七零八落 。人造景观的碎裂化特征也很显著, 建设开发一方面摊大饼般盲目外延,一方面不顾后果见缝插针建楼。 (4)景观结构单一 5 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绿地的形式存在,但这些绿地主要集中在极少的几个公园或广 场绿地,其他街道及街区分布稀少,空间分配极度不均衡 。

15、(5)景观通达性降低 自然生境之间的联系通道往往被割断或破坏,如建设开发使河道干涸、 污染;高速公路将 自然栖息地一分为二等。 视觉通达性受阻,如居住区楼房密度过高或与工厂、交通干道比邻,狭小的视野、污染、 噪声等均使景观舒适度大为降低。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多样性原理.集聚性与连通性原理生态适宜性 (度) 原理 斑块尺度原理斑块数目 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位置原理廊道的连续性原理廊道数目原理廊道宽度原理 关于景观嵌体的基本原理质地的粗细原理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原理不可替代格局 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

16、的自然保护区设计; 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设计; 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景观资料的搜集。 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两个方面,景 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 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 等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 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 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 分布规律、 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 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 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 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进行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风险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