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23589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详勘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目 录1 前 言11.1 任务由来11.2工程概况11.3 勘察目的与任务11.4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淮21.5勘察等级及阶段的确认21.6 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认21.7 勘察工作布置、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2.1 气象与水文52.2 地形地貌62.3 地质构造62.4 地层岩性62.5 水文地质条件62.6 水、土腐蚀性72.7 不良地质现象7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及取值73.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73.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93.3 岩土物理力学

2、指标取值93.4 土石工程分级104 场地稳定性评价114.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14.2地震效应评价125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防防治措施建议135.1 AD段(0#31#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35.2 DE段(31#32#)顶管工程地质评价135.3 EI段(32#62#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45.4 IL段(62#85#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55.5 IR段(85#126#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55.6 RS段(126#127#)顶管工程地质评价155.7 SV段(127#137#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65.8 VW段(137#142#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75.9 WX段(142#14

3、4#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75.10 XY段(145#151#井)明挖工程地质评价185.11检测井工程地质评价186 地基评价186.1地基均匀性评价186.2地下水作用评价186.3 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196.4 特殊性岩土评价196.5 拟建物施工对环境及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197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198结论与建议208.1 结论208.2 建议20 附图 比例尺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500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1:5003、工程地质柱状图 1:1004、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1:100附件 1.钻孔一览表2.测量报告3.纲要 1 前 言1.1 任务由来重庆

4、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拟修建黄桷渡至玄坛庙DN1200给水管道工程,委托我单位进行了工程地质详细勘察。1.2工程概况管网起点位于南滨路长江国际附近,终点位于慈云路N型弯道附近,全长约4812m,起点坐标为:X=66880.608、Y=63737.977,终点坐标为:X=69792.808 、Y=66603.542,全线检查井共151个。起点管底标高为191.450m,终点管底标高为248.680m,管线具体情况见下表:项目概况一览表 表1序号概况1明挖段:检查井0#-31#、32#-126#、127#-151#,管径12001220mm,安全等级二级2暗挖段:检查井31#-32#、31#-32#,管

5、径1220mm,安全等级一级根据设计方案,明挖段开挖最大深度为4.20m,形成土质临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顶管段最大埋深为8.9m。检查井最深约8.9m,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综合确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1.3 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管道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设计、不良工程地质的防治等工作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岩土工程治理建议。其具体要求如下:1、划分管道沿线的地貌单元,查明管道埋设深度内的地层组成情况及岩性特征和成因。2、评价管网开挖对相邻近构筑物的影响。

6、3、 查明沿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价其对管道工程的影响。4、评价基础边坡的稳定性及基坑开挖时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提出基坑开挖的临时边坡坡率或支护措施建议。5、采取顶管施工时,按照地下城市隧道工程勘察相关要求提供设计、施工参数;对顶管法按规范进行围岩分级、围岩稳定性评价及隧道开挖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必要时提出围岩支护措施建议。6、分析岩土层的渗透性及基坑开挖降水的可能性。7、判明场地的地震效应。8、对管线经过新填土地段,评价填土地基的均匀性及密实程度,并提出地基处理建议。9、水、土腐蚀性评价。1.4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淮勘察依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委

7、托书;比例尺为1: 500地形图及拟建物平面布置图;根据以上资料并现场踏勘后编制的勘察纲要。执行技术标准: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为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以及以下相关辅助和补充规范: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范(JGJ/T87-2012);(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8、/T50123-1999 ;(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1.5勘察等级及阶段的确认本工程全部为明挖施工,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综合确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2.3中判定该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故该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5 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类别本场地类别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地形、地貌有2种地貌单元,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长江侧已已治理岸坡中等复杂2岩层倾角( )53中等复杂3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中等复杂4岩体完整性岩体

9、较完整,裂隙不发育简单5土层厚度(m)最大厚度达30m复杂6地表水、地下水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中等中等复杂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不发育简单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洞顶覆岩厚度与洞跨比简单土质边坡最大高度达13m中等复杂场地类别判定中等复杂场地1.6 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认根据业主方提供的1:500附有拟建建筑平面位置的地形图、设计方案,确定本次勘察范围及勘察深度。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6-1。根跟表1.6-21.6-3内容判定,本场地不需进行选址勘察,但需要进行初步勘察。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

10、本项目进行了一次性勘察工作。表1.6-1 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

11、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满足勘察范围表1.6-2 选址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本

12、次勘察范围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本次勘察范围内不满足判定条件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本次勘察范围内不满足判定条件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本次勘察范围内不满足判定条件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本次勘察范围内不满足判定条件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6-3 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

13、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本勘察项目为中等复杂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本场地在此范围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