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22931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1.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6株为高茎,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A. 0B. 25%C. 75%D. 100%【答案】C【解析】【分析】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杂合子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基因型为DD、Dd和dd,比例为121;表现型为高茎和矮茎,比例为31。【详解】杂合子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虽然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但第17株的表现型与前面个体的无关,仍是高茎的可能性是3/4,即75%,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A. 性状的传递规律B. 蛋

2、白质的传递规律C. 基因的传递规律D.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的活动规律;故选C。考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点评:本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3.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A. 4个着丝点B. 4个DNA分子C. 2条姐妹染色单体D. 2对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A、一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即含有两个着丝点,A错误;B、一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

3、单体,即含4个双链DNA分子,B正确;C、一个四分体包含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4条染色单体,C错误;D、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4. 性状分离是指A. 染色体的分离B. 遗传因子的分离C. 配子分离D. 杂合子后代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据此答题。【详解】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

4、D。5. 对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 4种B. 3种C. 2种D. 1种【答案】A【解析】【分析】测交是指杂种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的一种方式。AaBb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隐性个体aabb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ab。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aBb、Aabb、aaBbT、aabb。【详解】测交是指杂种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的一种方式。AaBb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隐性个体aabb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ab。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aBb、Aabb、aaBbT、aabb,共四种。故选A。6. 下列性状中属

5、于相对性状的是A. 兔的白毛与长毛B. 人的身高与体重C. 棉花的长绒与短绒D. 果蝇的灰身与长翅【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兔的白毛与长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人的身高和体重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棉花的长绒与短绒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果蝇的灰身与长翅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7

6、. 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aaBb的个体杂交, 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 9:3:3:1B. 1:1:1:1C. 3:1:3:1D. 3:1【答案】D【解析】【分析】1.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

7、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aaBb的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1(31)=31。即D正确。故选D。【点睛】8. 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 4个双链DNA分子B. 2个双链DNA分子C. 2个单链DNA分子D. 1个双链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可见,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其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

8、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因此四分体时期中的1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双链的DNA分子,其中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即B正确。故选B。【点睛】9.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开花前人工去雄 开花后人工去雄 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 去雄后自然授粉 去雄后人工授粉 授粉后套袋隔离 授粉后自然发育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自花授粉前,错误;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

9、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正确;去雄后要套袋隔离,代雌蕊成熟后再进行人工授粉,错误;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正确;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正确;授粉后要套袋隔离,错误。故选D。【点睛】10.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

10、: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详解】A、正常情况下,生物的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B、XY型生物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故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D、在XY型性别决定中,卵细胞中不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C。11. 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个桶中两种球的数量相等。每次分别从、

11、三个小桶中的某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用、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 、两桶中小球的总数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D. 每次将抓取的小球放在另外一个小桶中进行统计、汇总【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用I、小桶模拟的是分离定律实验;、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A、a,说明用、或I、小桶模拟的是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详解】A、小桶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从、小桶各拿一

12、个小球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即D与d分离,把两个小球放在一起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B、II、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正确;C、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不一定相同,一般雄性多于雌性,所以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确;D、每次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小桶中,摇匀,保证随机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是相等的,D错误。12. 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A与T

13、之间通过二个氢键配对,G与C之间通过三个氢键配对,所以A选项正确。且是反向平行的。13. 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推测经复制后的子链是A. “TAG”B. “UAG”C. “TAC”D. “TUC”【答案】A【解析】【分析】在DNA的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配对,C和G配对。据此答题。【详解】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分子的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由于模板链为一A-T-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经复制后的子链是一T-A-G-。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

14、A。14. 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是( )A. 氢键B.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 肽键D.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双链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A错误;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B错误;C、肽键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错误;D、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

15、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的,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扣住关键词“单链”答题,明确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的,若审题不清,误认为是“双链间”则会误选A选项。15. 高等生物初级性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B. 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