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22622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10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2.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

2、学说 D道家学说3.“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

3、一统社会5.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6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 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4、8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 C. D.9“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0.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1

5、1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发展农业的需求 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科举取士的促进A B C D12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统治得以持续“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A. B. C. D. 13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6、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14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5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A反对穷理格物 B教人明辨善恶 C主张静心无为 D阐发禅宗学说16易中天在帝国的

7、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17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亭林,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兼相爱,交相利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8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19中

8、国古代某一学派“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他们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以下主张属于该学派的是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B“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20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表明他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 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 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21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

9、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22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23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王夫之

10、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A B C D24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25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26“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

11、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27书法艺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多变的字体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追求。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中,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28下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 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 B这一作品属文人写意画C直斥社会不合理现象 D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29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

12、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30“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的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希腊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人之初,性本善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从上述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A都重视对人和自然的研究 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D都重视对人性和人的道德品质研究第二部分本卷共2小题,第31题30分,第32题30分,共60分。31. (3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