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9545087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2 2【一、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拉瓦锡实验室一角。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燃烧的本质。【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提问题提问题猜测猜测设计设计实验实验结论结论反思反思实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观察实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观察(利用人体感觉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器官视、听、嗅、触)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点燃蜡烛、点燃蜡烛“

2、前前” 取一支蜡烛,观察其结构、颜色、状态、气味、取一支蜡烛,观察其结构、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 2、点燃蜡烛、点燃蜡烛“中中” 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如图)(如图1.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1(2)(如图)(如图1.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将冷而干燥的小

3、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1.2(3 3)熄灭蜡烛)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刚熄灭时的白烟 (如图如图1.3所示所示),蜡烛能否蜡烛能否重新燃烧?重新燃烧?.3探究步骤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点燃前燃着时燃着时熄灭后熄灭后无色、固体、较软、不溶于水、无色、固体、较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密度比水小等熔化,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

4、,熔化,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放出热量,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烧杯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最高,烧杯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刚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蜡烛可以气化)刚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蜡烛可以气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蜡烛的熔化。如蜡烛的熔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蜡烛的燃烧。如蜡烛的燃烧。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如颜色、状态、

5、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水性等。熔点、沸点、溶水性等。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必需经过化学变化就才能表现出来的性必需经过化学变化就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物质质的的变变化化物物质质的的性性质质【四、合作探究四、合作探究】 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主要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主要区别:有无生成其它物质。有无生成其它物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

6、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米饭烧焦 I、钢铁生锈 J、发生沙尘暴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B、C、D、E、F、G、H、I、J、【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实验一: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实验一: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实验二: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实验二:向一瓶空气中伸入

7、燃着的细木条。实验三: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实验三: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燃烧更旺。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燃烧更旺。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立即熄灭。现象:燃着的细木条立即熄灭。实验四: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四: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 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二氧

8、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出现的白色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出现的白色 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步骤步骤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和两瓶空气: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和两瓶空气步骤步骤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 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现象:结论:结论: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

9、所含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多。步骤步骤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现象:现象:结论:结论: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立即熄灭。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立即熄灭。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氧气少氧气少。步骤步骤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 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现象:现象:结论:结论: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水蒸气多水蒸气多。想一想?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呼出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通过对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通过对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初步结论?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初步结论?【讨论与总结讨论与总结【回家作业回家作业】 1、课程探究课程探究 练习二练习二 2、熟记元素周期表前、熟记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的符号和名称个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3、预习第二单元,课题、预习第二单元,课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