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8425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 政治常识 第一单元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课时 国家性质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课件 大纲人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我国的国家制度(上),1列表法掌握国家的有关问题,2.表解有关国体的内容,3.民主与专政 (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3)专政:主要指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同样具有专政的职能,是统

2、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1民主、专制、专政的关系,2.列表比较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的关系,请做考题14。,(2011郑州模拟)国家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保护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国家的()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 思维导图,答案:D,(2010浙江文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到处推销其民主,但事实上这种民主内含着一系列矛盾,如() 理论上国家代表全社会利益与实际上国家保护资本特殊利益的矛盾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与社会经济事实上的不平等的矛盾 民主主体的多样性与民主表达机制单一性的矛盾代议制下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A B

3、 C D,解题思路:此题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到处推销其民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民主本质与民主形式的认识。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民主,都只是为一定阶级所享有的,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民主的本质属性就在于阶级性,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怎样标榜它们的民主,也无法掩盖这一客观事实,如实揭示了资本主义民主在形式上的平等与本质上的不平等,故应入选;表述错误,资本主义享有民主的主体与表达机制是统一的,故排除。本题应选D。 答案:D,(2008宁夏文综)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

4、关的多数人 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解题思路: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但民主既包括政体意义上的民主,也包括国体意义上的民主。从政体意义上看,民主是按少数服从多数人的原则进行的“多数人”的统治。但从国体意义上看,这里的“多数人”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而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第一次实现了全社会范围内多数人的民主。 答案:A,(2011贵阳联考)有人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民主,其发展程度就一定高;代表落后阶级的民主,其发展程度就一定低。”这种观点() A否认了民主性质决定民主程度 B承认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C混淆了民主性质与民主发展程度的区别 D混淆了民主与

5、专政的区别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主性质和民主发展程度的关系,题干中认为二者的关系是完全一致的观点是错误的,应选C。题干中的观点没有否认民主性质决定民主程度,也没有反映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故A、B与题意无关。D与题意无关。 答案:C,1人民民主专政 (1)含义: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 (2)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 (3)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领导,这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4)阶级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5)社会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

6、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 (6)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特点和优点: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其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

7、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9)地位和作用: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拓展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不一样,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一是民主的广泛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二是民主的真实性,即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2)为什么要

8、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的民主还不够成熟,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的民主权利还未得到充分实现。,(3)怎样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要求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

9、方政治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党的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范畴,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3)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主要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城镇的居民自治制度、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些基层组织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请做考题57。,(2011大理模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

10、要求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依法使用专政手段予以制裁,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表明() A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B民主就是对统治阶级的专政 C国家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D民主是由法治作保障的 解题思路:题干强调的是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B的说法错误;C与题意无关;D的意思是说民主的内容是有法律依据的,在逻辑上与题干不一致。 答案:A,(2009广东文基)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

11、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A广泛性B真实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解题思路:本题以我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为材料,考查考生对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的认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材料主要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因此A正确。 答案:A,(2010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材料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12、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的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解题思路:本题设问指向清晰明了,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及材料便不难得出具体的答案要点。 答案:(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城乡人大代表选举 实现“同票同权”

13、2010年9月28信息时报讯报道,昨日,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交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为了保持和上位法相一致,草案规定,城乡要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意味着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11,取消了城乡之间选民在投票价值上的差别规定,实现了“同票同权”。,为了增加选民对代表候选人的了解,规范选民提出与代表候选人见面的时限,草案特别增加规定,选民可以在选举日的3日以前提出与代表候选人见面的要求。选举委员会应当根据选民的要求,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草案同时规定,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

14、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该在3日内做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在选举日以前作出裁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的,本人应当向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1.人大代表选举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同票同权”的意义。 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同票同权”,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

15、农民的利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取消城乡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使人大代表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同时,选举法对这一内容进行修正,说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的保障,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3)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取消城乡差别,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 (4)我国公民依法参与政

16、治生活,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选举实施细则(草案)的审议,有利于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如何更好地实现取消城乡差别,“同票同权”选举人大代表? 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作为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理性判断,郑重地投好自己的一票,做到依法实行民主选举,选出自己满意的人当人大代表。 (2)人大应坚持科学民主立法,早日通过对选举实施细则修正案(草案)的修改,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人大代表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1.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每一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并不相同,农村每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根据选举方案,我国“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 有利于保障公民选举权的平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了公民平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