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15819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课堂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2,适应证:表浅脓肿形成,查有波动者,应切开引流。 术前准备: 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多发性脓肿,全身情况较差者,应注意改善全身状况。 麻醉:局麻。小儿可用氯胺酮麻醉或辅加硫喷妥钠肌肉注射作为基础麻醉。,3,手术步骤: 在表浅脓肿隆起外用1%普鲁卡因作皮肤浸润麻醉。用尖刃刀先将脓肿切开一小口,再把刀翻转,使刀刃朝上,由里向外挑开脓肿壁,排出脓液。随后用手指或止血钳伸入脓腔,探查脓腔大小,并分开脓腔间隔。根据脓肿大小,在止血钳引导下,向两端延长切口,达到脓腔连边缘,把脓肿完全切开。如脓肿较大,或因局部解剖关系,不宜作大切口者,可以作对口引流,使引流通畅。最后,用止血

2、钳把凡士林纱布条一直送到脓腔底部,另一端留在脓腔外,垫放干纱布包扎图1 。,4,(1)局麻,切开小口,挑开脓肿切口,手指探查脓腔,分开间隔,5,脓肿壁全长挑开,对口引流,脓腔内放油纱布条,油纱布条填满脓腔,6,术中注意事项: 1.表浅脓肿切开后常有渗血,若无活动性出血,一般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塞脓腔压迫即可止血,不要用止血钳钳夹,以免损伤组织。 2.放置引流时,应把凡士林纱布的一端一直放到脓腔底,不要放在脓腔口阻塞脓腔,影响通畅引流。引流条的外段应予摊开,使切口两边缘全部隔开,不要只注意隔开切口的中央部分,以免切口两端过早愈合,使引流口缩小,影响引流。 术后处理:术后第2日起更换敷料,拔除引流条,

3、检查引流情况,并重新放置引流条后包扎。,7,急救止血法,8,1、适应症 (1)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 (2)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如肝破裂、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等。 (3)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2、禁忌症 (1)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 (2)特殊感染裁肢不用止血带,如气性坏疽裁肢; (3)凡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止血带。,9,3、准备工作 (1)急救包、纱布垫、纱布、三角巾、四头带或绷带。 (2)橡皮管、弹性橡皮带、空气止血带、休克裤等。 (3)气囊导尿管、三腔二囊管、注射器。 (4)生理盐水及必要的止血药。,10,4、操作方法 (1)手压止血法

4、: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例动脉于,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路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常可指压额动脉、领动脉、推动脉;上肢出血,常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肘动脉、尺挠动脉;下肢出血,常可指压股动脉、囤动脉、腔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11,(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

5、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作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时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各种类型: 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弹性橡皮带(驱血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迭加压,包绕几困,以达到止血目的。 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

6、术时采用。,12,止血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入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模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LdK8),下肢以66.7kPa(500m则RJ)为宜。,1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

7、不宜超过3小时。 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裁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要求有明显标志 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14,内踝部大隐静脉切开术,15,适应证: 1.病人有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大出血、严重感染或伴有休克、脱水等紧急情况,为了迅速建立各种液体和抢救药物的输注通道,而静脉穿刺不成功或不能保证输液速度者,应立即行静脉切开术。 2.在大手术时,静脉穿刺有困难或输注速度不良者。,16,术前准备: 1.局部皮肤清洗

8、消毒。 2.准备输液用具,备好各种不同口径的静脉插管,其中以软胶管效果较好。 麻醉: 局麻。,17,1.切口在内踝的前一方,作一与静脉走行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切口,长约2cm,切皮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切伤静脉,1、切口,18,2.分离静脉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沿血管走行方向分离皮下组织,找出静脉,分离出约1cm长后,用止血钳挑起。在严重休克、脱水的病人,静脉多已萎瘪而不易辨认,或因切口不当或因分离过深而不易找到静脉,此时可适当扩大切口,在内踝边缘仔细寻找,2、分离静脉,19,3.结扎静脉远端挑起静脉后,用止血钳在静脉后面引过一段丝线,结扎静脉远端,用同法将另一段丝线引过近端暂不结扎。注意要将静脉周围

9、组织剥离干净,以免结扎与之并行的隐神经,而引起术后局部长期疼痛。,3、结扎静脉远心端,20,4.剪开静脉牵拉静脉远端结扎线,提起静脉并稍微拉紧,用锐利小剪刀在该结扎线近侧约1cm处斜行剪开静脉壁1/31/2。要小心,切勿剪断血管,4、剪开静脉,21,5.插管左手提起远端结扎线,右手将粗细合适的塑料管或胶皮管的管端垂直对准静脉切口,轻轻插入静脉腔内,使管端抵达血管对侧壁,然后顺势沿对侧管壁将管端向上滑进近端静脉管内。一般插入67cm深。也可用静脉切开针头插入。插管时动作要轻巧准确,以免撕破或拉断静脉或将导管插入静脉管壁的夹层中。若出现上述情况则扩大切口,在原静脉切口的近心端另作切口,重新插管。若

10、静脉壁已瘪缩,导管不能插进时,可用微型止血钳轻轻提起血管切口的上缘,张开切口后,再行插管。,22,5、插入输液管,23,6.结扎静脉近心端将导管连接输液吊瓶,如液体输入顺利,即可在导管部位扎紧近心端丝线,以防漏血或渗液,6、结扎静脉近心端,24,7.缝合切口,固定插管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并且缝线之一将导管一同结扎固定,以防脱落。加盖无菌纱布包扎切口,7、缝合切口、固定插管,25,术后处理: 1.切口外的静脉插管应另用胶布稳妥固定,对小儿和不合作者宜用夹板将踝部固定,以防插管脱落。 2.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如局部明显渗液或发生静脉炎,即应拔管。 3.局部插管一般可维持3日,不超过1周,以免导致静脉炎。 4.术后7日拆除切口缝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