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8873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选择题1(2016太原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 B和C D和答案:A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2如图所示,某植株F1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AF1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减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减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进而形成了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导致相同基因的分离,不是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原因。3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比值 1 1 1 1 2 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C等位基因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D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答案:D 解析:牵牛花子代的基因型中无rr,但有Rr

3、,说明双亲关于花色的基因型组合为RrRR,WWWwww121,说明双亲关于叶形的基因型组合为WwWw,因此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对植物来说,自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而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Ww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而表格中所有个体的表现型为双显性和单显性,因此与表格中不同的表现型有双隐性和另一个单显性,占(13)/161/4。4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有两对(A、a和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

4、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答案:C 解析:若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F2力克斯毛型兔也可能有5种基因型。5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基因型为dd

5、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其相互授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A51 B81 C31 D97答案:B 解析:F2中高秆绿茎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Ddyy(2/3)和DDyy(1/3),其中只有Ddyy自交后代会出现矮秆绿茎(ddyy),出现的概率为2/32/31/41/9,因此后代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比例为81。6(2016西安质检)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

6、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 B9/64、1/64C3/64、1/3 D3/64、1/64答案:A 解析: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则亲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A_aa31,B_bb31,C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7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

7、率依次是()A27、8、1/64 B27、8、1/32C18、6、1/32 D18、6、1/64答案:A 解析:F1的基因型为AaBbCc,按每对基因的自交后代F2来看,F2中每对基因的基因型的种类是3,表现型种类是2,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三对基因同时考虑,F2基因型有33种,表现型有23种,显性纯合子概率为(1/4)3。8(2015唐山联考)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合成物质X和物质Y的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内没有物质X和Y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C该图可以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

8、制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能合成物质Y的个体占3/16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中有A的可以合成物质X,同时有A和B的可以合成物质X和Y,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内没有物质X和Y;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_BB(有物质X和Y、占3/4)、aaBB(没有物质X和Y、占1/4),表现型比例为31,该图说明有没有物质Y这一性状受到两对基因(A、a和B、b)的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能合成物质Y的个体占9/16。9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

9、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 B8/64 C3/64 D27/64答案:C 解析:假设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的合成只能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ee,则AaBbEeAaBbEe产生A_bbee的比例为3/41/41/43/64。10.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答案:B 解析:F1

10、的基因型为AaBbCc,测交时与aabbcc杂交,aabbcc产生的配子为abc,将测交后代基因型中的abc去掉,再分析基因的组成情况即可得出结论。11(2016郑州模拟)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 隐性性状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相应染色体 、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 B C D答案:B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故选或。二、非选择题12市面上的大米多种多样,比如有白米、糯米和

11、黑米等。如图为基因控制大米的性状示意图。已知基因G、g位于号染色体上,基因E、e位于号染色体上。(1)用糯米和白米杂交得到的F1全为黑米,则亲代基因型为_,F1自交得到F2,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将F2中的黑米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黑米的概率为_。(2)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籼稻的不粘锅基因(H)导入基因型为ggee个体的某条染色体上,并培育成可育植株,将该植株与纯合黑米杂交得到F1(不考虑交叉互换)。F1的表现型有_种。若H基因只可能位于号和号染色体上,可将F1与基因型为ggee的植株杂交,若不粘锅的米表现为_,则H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若不粘锅的米表现为_,则H基因位于号染

12、色体上。若H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能否利用F1通过杂交方式得到纯合的不粘锅黑米?_。若能,请写出杂交方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答案:(1)GGeeggEE 白米糯米黑米439 16/81 (2)2 全为白米 一半白米,一半糯米 不能 因为F1中的H基因与e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有H基因一定有e基因,不能得到含H的GGEE基因型个体13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1)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2)

13、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第2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F2中的红花个体与粉红花个体随机杂交,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_。(4)从第2组F2中取一红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鉴定该植株的基因型(简要写出设计思路即可)。_。答案:(1)AABB、aaBB (2)红花粉红花白花323 (3)AAbb或Aabb 1/9 (4)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推出,粉红花的基因组成为A_Bb。由第1组F2的性状分离比121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由第2组F2的性状分离比367,即9331的变形,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2)第1组F2的基因型为1/4AABB(白花)、1/2AABb(粉红花)、1/4AAbb(红花)。1/4AABB(白花)和1/4AAbb(红花)自交后代还是1/4AABB(白花)和1/4AAbb(红花),1/2AABb(粉红花)自交后代为1/8AABB(白花)、1/4AABb(粉红花)、1/8AAbb(红花)。综上所述,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