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08642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 品读课文,感悟船长的高尚品质。2.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教学重点:品读对船长的语言描写,体会船长的品质。教学难点:1. 理解船长为什么要与船同沉。2. 理解文章结尾的语句“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则新闻。2014年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船上476人中仅有172人获救,目前已有295人遇难,9人失踪。死者中大部分是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学生。船长李俊锡因乘坐救援船自行逃生,成为舆论炮轰的对象。2014年11月11日,韩国光州地方法庭正式对“岁

2、月”号沉船事故作出判决,船长李俊锡犯有重大玩忽职守罪等,被判处36年监禁。灾难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人灵魂的最深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灾难都会照出卑劣的人性,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不一样的灵魂。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8页,我们学习雨果笔下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二 以情节为线,品读语言,分析人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海难发生的过程。请问,这场灾难的责任在谁?生:玛丽号师:也就是说这场海难的责任不在于诺曼底号,诺曼底号上的全体人员却要承受撞击所带来的后果。文中从哪一段开始写了撞击后,船上的状况?生:第11自然段。师:文中哪几段写了灾难发生以后,人们上救生艇之前的事?生:11-14段师:文中哪几段写了人们逃难

3、的过程?生:从15到46自然段师:那么从47段以后就是海难的结局了。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一个顺序,来填一下这个表格。请自己默读课文,根据表格上的提示,在文中寻找答案,可适当地标注一下。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撞击以后救援之前,人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在哪段可以找到?逃难的不同阶段 人们的状态 哈尔威船长的表现逃难前11-14段 惊恐万状 指挥乘客脱险逃难的过程15-46段 乱得不可开交 了解轮船状况询问救援时间严肃逃生秩序逃难的结果47-50段 有序地撤离了沉船 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生:第11自然段。师:谁来读一下第11自然段,读出那种可怕的感觉。评论朗读,班级齐读。师:在这种慌乱的情况下,谁出

4、现了?生:哈尔威船长(板书“哈尔威船长”)师:好,看第13自然段。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作者在这儿运用了语言描写。谁来吼喝一下?生读船长语言。师:很好,这是哈尔威船长的指挥与布署。大家有没有发现,对哈尔威船长的这段语言描写中,一句废话也没有。从这几句描写中你能看出哈尔威船长有着什么样的品质?生:冷静、威严、舍己救人、有决心的品质。(板书各种品质)师:你从哪句话看出船长舍己救人了?生:“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在船长的指挥下人们开始逃生,然而大家开始逃生的时候顺利吗?生:不顺利。师:哪一段写了人们开始逃生的情景,谁来读一下?生读15段师:此时的场面乱得不可开交,为了生存下去,所有的人都使劲

5、地冲向救生艇。眼看小艇就要翻了,此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又出现了。黑暗中人们听到简短而又有力的对话。师:我们找三个同学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这段对话,不加旁白。读出这种短促有力威严的感觉就行了。找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结合内容对朗读作简要点评师:在这段语言描写中,船长询问了一系列的问题。他都问了什么?生:炉子、火、机器师:这是对船上状况的询问。他询问的目的是什么?生:了解船上状况,便于进行布署。师:他又问了什么?生:还有多少时间?师:什么的时间?生:逃生的时间?师:询问的目的是什么?生:便于根据时间,做出指挥。师:从这几句话里面你看出哈尔威船长有什么品质?生:冷静、镇定、周密教师板书师:还问了什么?生:手

6、枪在吗?师:这个问题和前文很不和谐啊。他为什么这么问?预测:生1:(回答原文)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生2:为了让大家有秩序地撤离。师:那为什么要让女人先走?追问人们为什么要保护妇女。生物学材料讲解。“女士优先”是生物界的法则,一般在遇到危险时,雄性会把生的机会留给雌性,使种群更好的生存下去。西方人很好的继承了这一法则,在许多场合都是女士优先,尤其是在面临大的灾难时,让妇女儿童和老人获得生的机会,这一人性的光辉便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体现了人类最美好的一面。师(总结):(分析材料二)雄性把生的机会留给雌性,是为了使种群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就是说,男人在生死关头礼让女人,是为了人类生命

7、的延续。也就是对生命的保护与尊重。师:如果你是船上的一个男人,你听了船长这句话,你会怎么做?生:我会迅速地站到女人后面。师:你为什么愿意这么做,仅仅是因为害怕被打死吗?我们把原文中“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改为“没有一个人敢违抗他的意志”好不好?先让学生说,如果学生说出来其他的人也愿意先保护妇女。回到文中,人们让女人先行的表现,其实正说明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这种保护生命的道德意识,只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的道德意识被求生的欲望冲垮了。此时,船长的手枪起到了什么作用。生:唤醒大家要有这种道德意识。师:所以说,文中提到的这种伟大的灵魂,不只是船长的灵魂伟大,所有人的灵魂都是伟大的。如果说灾难是一面镜

8、子,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在这面镜子当中不仅看到了船长伟大的灵魂,也看到了自己的灵魂的伟大之处。文中还有没有能够体现出保护生命这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语句了?生:“把克莱芒救出去!”师:救克莱芒也是尊重生命的一种体现。我们来观察一个细节,克莱芒是什么身份?生:是见习水手。师:也就是船员。这说明救援工作已经进行到哪个步骤了?生:后期,解救船员了。师:很好。在人们觉醒的条件下,在船长有力的指挥下,救援工作进行得怎么样?生:井然有序最后,人们得救了吗?预测:学生如果说出得救了,就直接问,那船长呢?如果学生没找到如何得救的,就先不说众人,先说船长,读船长的表现,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船长下沉的情境。师:如果还有人没得

9、救,船长会不会这么镇定自若地随着轮船下沉,他会做什么?生:尽最后的努力去营救。这说明此时,除了船长,其他人怎么样了?生:都已经得救了。师:船长却随着轮船徐徐沉入大海。从这一点上看,船长是有能力自救的。而且撞船的责任又不在他,那么船长为什么还要这么做?预测:学生能够回到文章最后一段“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师:船长的行为仅仅是忠于职守的表现吗?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则关于船长的古老航船规则古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科技落后,每次远航出海往往生死未卜,面对强大的大自然,全船必须结成一个整体,必须有统一的号令。于是航海的船只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船长为核心,一切服从船长指

10、挥的习惯,可以说一旦出海,船长就是船上的上帝,他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但给予船长这超越一切的权利,万一船长为所欲为怎么办?于是就形成一个规则,那就是船沉没的时候,其他人都可以逃生,唯有船长不可以,他必须船在人在,船沉人亡,否则他将永远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这样大家就能同心协力保证船只的安全。千百年来,航海的安全都因为这个规则的存在而被保证。因此在海难发生时,所有的船长都要遵循着这样的规则,用自己的生命维护“船长”这份责任。师:对于一位船长而言,这艘船意味着什么?生:生命、责任、灵魂。师: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责任、灵魂已经沉入大海,他却侥幸逃生了,他将失去什么?生:尊严。师:那么哈尔威船长是迫于规则才

11、这么做的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可能回到47段分析船长的表现,也可能找50段作者对他的评价。师:那么回到原文,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大家讨论一下。生:他要挽回自己的尊严。师:虽然责任不在他,但是为了救船上的人们,为了这条船,他已经尽力了。他以生命为代价,换回了自己的尊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也就意味着什么?生:他可以不运用。师:也就是说在对尊严与生命进行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自己的尊严。这个“又”字有什么含义?生:他以前也是这样的。师:与哪一句话相照应?生: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师:很好,他一生忠于职守,一生尊

12、重他人的生命,一生视自己的尊严比生命更重要。这样的人并不罕见,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次震惊世界的海难,即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遇难事件,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在这次灾难中,也有着这样一个与哈尔威船长做出了相似决定的造船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泰坦尼克设计者的视频,让学生理解船长自己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留住自己的尊严,进而选择了成为一名英雄。师:灾难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人们灵魂深处人性的光辉。哈尔威船长就是雨果为我们塑造的一位人道主义英雄,这篇文章也是雨果人道情怀的体现。如果你是“诺曼底号”上的一位生还者,你在凝视着哈尔威船长缓缓下沉的时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作为作业,请写到作业本上。侯晓旭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