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085460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1了解作者相关信息,掌握本课生字词。2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和别致的论证结构。(重点)3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先听一个故事: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一位美国作家的文章或许

2、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二、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乏味(f) 摞(lu) 小心翼翼(y)训诫(ji)亲躬(gng)循规蹈矩(do)疲惫(bi)阀门(f)忙忙碌碌(l)称职(chn)捷径(ji)筋疲力尽(p)2理解词义。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中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明确: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3、促进了人类的进步。(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明确:总-分-分。三、合作探究(一)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明确: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二)论据本文的论据很新颖,你能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吗?明确:本文叙述事实论据详尽,而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如第1自然段所举家务劳动方面的例子,在叙述中甚至插入了妈妈责备的话:“真是懒汉干活儿!”对这样做造成后果的评述,则巧妙地蕴含在“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的叙述和描写中。再如第2自然段中职业劳动方面的例子,用“懒惰的饭

4、店服务员”与“勤快的伙计”作对比,交代“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的细节。(三)论证方法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第1自然段: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认证;第2自然段:举例论证、对比认证;第3自然段:举例论证(详写取水,略写渡水)。2、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明确: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是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3、请分别概括4、5两个自然段是如何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的。明

5、确:第4自然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第5自然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详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四)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请你对下面句子加以赏析。1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明确:“讨厌”写出了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2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明确:“懒汉”“这活儿太累人”写出了波特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3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明确:“脱身走人,玩个痛快”写出了波特发明后的潇洒。四、板书设计懒惰的智慧中心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分论点一:懒惰激励发明。分论点二:懒惰促进进步。结论:应重视懒惰的智慧。五、课外拓展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懒人发明出现在我们身边,你能举出一两个实例来吗?示例:手机、电脑、全自动洗衣机、电动车等。侯晓旭懒惰的智慧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