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069427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6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与TPM精编版(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与TPM,课程目标,本课程为讲座类课程,介绍可作为引入TPM管理的导入培训或知会培训。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设备管理与TPM的基本知识及系统建立TPM概况。 通过学习改变现有设备管理中的旧观念,为变革作铺垫。,课程内容 一、设备管理 二、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三、 TPM普及与推动 四、TPM与ISO体系的融合,第一部分,设备管理,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以增加收益为目的。并配合企业的方针,在设备方面经过计划、维持、改善,使设备的效能有效地发挥,这些积极手段统称为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一),兼修阶段 分工淡化,操作工=维修工,坏了才修,专修阶段,分工清

2、楚,作,你维修,不 坏不修,事后维修 (第一代),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二),计划预修制 强调计划性 (前苏联) 强制计划 预防维修制 强调预防性 (美国等) 检查计划,预防维修阶段(第二代),维修过剩,维修不足,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事后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 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 ) 纠正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 ) 维修预防(Maintenance maintenance ) 生产维修阶段(第三代),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综合工程学 强调寿命周期 (英国) 强调多部共管 全员生产维修 强调全员参与 (

3、日本) 强调基础保养 设备综合管理 强调系统综合 (中国) 强调兼容并蓄,各种方式并行阶段(第四代),第二部分,设备管理,二、设备综合管理 基本要求: “一生管理、两个目标、五个结合”,1、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系统管理 设备的一生,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 (或选型、外购)、安装调试、 到使用、维修、 改造,直至报废为止的全过程 ,又称设备的 寿命周期。 也可归并成两个大阶段: 一是设备的前半生 二是设备的后半生 见设备工程各项活动过程图,设备工程各项活动过程图,研究 开发,预测 调查,总体 设计,评价,决定 任务 书,制造,具体 设计,安装 调试,运行,维护,报废,效果评价,建造过程,规划设计

4、过程,使用过程,反馈,修理,设备综合管理,2、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 效率最高为目标。 设备的周期费用,是指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由设置费和维持费两大部分组成。,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图,费用,时间,制造,安装,设计,规划,运行,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经济效果= =,产出,投入,成果,劳动消耗,成 果 :是多方面的, 通常归纳为P、Q、C、D、 S、 M 六方面的成果。 P(product):产量。设备生产率高。 Q(quality) :质量。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C(cost) :成本。产品成本低。 D(delivery):交货期。不耽误合同规定的交货期。 S( safet

5、y) :安全。生产安全。 M(morale) :劳动情绪。使操作者劳动情绪饱满。,劳动消耗:表现为设备周期费用;,设备综 合效率,设备综合管理,设备一生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可以用设备的综合效率(CPE)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CC)之比来表示,并取名为设备费用效率(CE),,CE,=,CPE,LCC,即,可见:设备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设备费用效率最高,或者是追求寿命周期费用低,综合效率最高。,设备综合管理,3、 强调“五个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的特征之一是坚持 “五个结合” ,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 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

6、结合。,三、设备的选型,在设备前期管理中,外购设备的选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往往带有决策性的意义。 (一)设备选型应考虑的问题 1、设备的效能:生产效率和功能(具备何种基本 功能、辅助功能、是否适应多品种生产等)。 2、设备的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 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 3、设备的维修性: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维修的可能性。 4、设备的耐用性:指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短。 5、设备的能源,设备选型应考虑的问题 5、设备的能源消耗 6、设备的成套性 7、设备的环保性 8 、设备安全性 9、设备的操作性 10、设备的经济性,设备的选型,四、设备的维护,目的:为了防止或延缓

7、设备工作能力的下降低 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 内容:清扫、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 1、清扫:不单纯是把外表打扫干净、消除尘埃 和污物,而且能使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磨损、 松动、划伤、偏斜、变形、泄漏、裂纹、 以及温度、振动、异常声音之类的潜在缺 陷暴露出来。因此国外有一种说法: “清扫等于点检”。,四、设备的维护,2、润滑: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 设备机体縻擦面上,使縻擦面脱离 直接接触,达到降低和减少磨损的 手段。“五定”(定点、定质、定量 、定期、定人)是搞好设备润滑工 作的重要保证。,四、设备的维护,3、紧固: 以螺栓、螺母为代表的紧固件的脱落、折 断、松动,会造成设备 的故障

8、。某企业分析 故障原因时发现其中60%就是起源于螺栓螺 母的各种缺陷。 4、防腐: 是指材料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作用而引起 的破坏或变质。据国外统计,每年由于腐蚀 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各种材料,约相当于全 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全世界每年因 腐蚀而损耗的金属达1亿吨以上。,四、设备的维护,5、调整: 设备的调整工作包括:一是根据机件的磨损 程度调整设备的各种机构;二是工装调整。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的维护规程,以便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出要求和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紧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检查和评比操作

9、工人维护设备程度的内容和办法等。,五、设备的检查,设备的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性 能、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它是维修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预防维修制的精髓。 主要内容 (一)设备点检制 (二)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五、设备的检查,(一)设备点检制 目的:为了及早的发现设备故障,借助于人的 感观或仪器,按标准对设备的规定部位 (点 ),进行有无异常的检查。 分类: 日常点检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由操 作人员负责执行的检查; 定期点检周期在一个月以上的, 主要 由专职维修人员负责的检查 要求:必须做到定点、定项目、定周期、定方法 、定判定标准、定路线、定人。即 “七定”,五、设

10、备的检查,(二)设备点检标准书和点检卡的编制 点检标准书: 是用来指导人们开展点检的文件,是设备点检 的依据。编制点检书是实施点检的首要程序。 主要内容: 检查的部位、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检 测器具、判断标准、处置等。 设备点检卡: 是点检的原始记录。点检卡要列出应作检查的 项目和结果。 设备点检标准书和点检卡格式见下页。,设备点检标准书(例),设备点检标准书编制的依据是: 设备设计说明书; 设备使用说明书; 同类型 设备国内外情报资料; 设备使用运行经验,磨床日常点检表(例) 检查人:,记录符号 正常: 待修: 异常: 修好:,(二)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状态监测技术 振动监测:不

11、同故障引起的振动现象都有其特点。因此,分析各种振动信号,可能找出故障的类型、性质和发生的部位。 声发射技术:利用材料在变形时迅速释放能量所发出声的原理进行监测。 温度监测:利用当机械设备润滑不良或是严重磨损时的过度发热现象,发现设备的故障。 油样分析技术:通过检测润滑油中微粒元素及其含量来判断磨损的部位及磨损的性质。,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目的: 由于一些零件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功能和 精度,设备会出现故障,使整机丧失使用价值。 为了恢复其功能和精度而采取的更换或修复磨 损、失效的零件。 它的特征是修复或更换零部件。 分类: 事后修理 定期修理 修理方式 预防修理 机会修理 状态修理,六、

12、设备的修理(维修),考虑:使维修费和老化、停工损失之和接近最小值。,总费用,维修费用,老化、停工损失,费用及损失,维修活动,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 事后修理:设备性能、精度降低到合格水平以 下时,所进行的更换或修复活动。 预防修理:按事先规定的计划和相应的技术要 求所进行的修理活动。 定期修理: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修理 方式,修理作业是在完成某一固定的累计 生产量以后进行。 状态修理:它是根据对设备的状态(式性能) 监测结果来决定修理具体时间一种修理方式。 机会修理:在完成事后修理或预防修理项目之 外,顺便安排的修理。,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1、设备的有形磨损规律(见下图),T,2,

13、max,1,磨损量,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设备的有形磨损规律的说明: 第 阶段初级磨损阶段,磨损速度 很快; 第 阶段正常磨损阶段; 第 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如果零部件进入剧烈磨损阶段后还继续使用,将会增大修理工作量,增加修理费用,延长设备停修时间。所以,一般不允许零部件使用到剧烈磨损阶段。,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2、定期修理工作的分类 大修、中修、小修 (1)大修:拆卸和清洗全部零部件、修复或更换 不合用的零部件;整修设备基础和翻新外观。 即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2)小修:更换或修复部分在下次计划修理前可 能损坏的易损零部件,并清洗换油、调整间隙 和检查与紧固全部连接件等。

14、(3)中修:工作量介于大修与小修之间的一种定 期修理,3、设备的修理周期和修理间隔期的确定 修理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大修之间,或新设备 从投入运行起到第一次大修之间的运行时间。 修理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次计划修理之间,或 从投入运行起到第一次计划修理止的运行期。 确定方法: (1)按零件的使用寿命或最佳更换期来确定 (2)数学模型法,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六、 设备的修理(维修),4、修理周期结构 实行定期修理的设备,在一个修理周期 内,各类定期修理的次数与排列顺序。 例:重量在10吨以下的轻型和中型的金属切削机床的修理周期结构如下图。,大 小 小 小 中 小 小 小 中 小 小 小 大,6

15、(月),6 (年),第二部分国际设备管理发展趋势,预知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 通过检测、连续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软件来记录和评估设备状况,预测故障,决定维修策略的程序和方法。 最早向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TPMtime based maintenance)模式挑战的概念! 检测手段落后 预测准确性不够,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状态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基于设备的检查和检测,通过计算机 处理数据, 掌握评估设备状态、预测故 障,进行维修决策 的管理方法 是预测维修的发展和延续。 是预测维修的更完善形式。 。,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CBA():初级,费用最低。 离线、简单手提数据采集器,辅之以人 工巡回点检,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 CBA( ): 中级,费用中等。 在线与离线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