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676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但由于机制和制度设计的原因,造成各种问题,影响了社团作用的发挥。笔者深入了解社团情况,发现社团问题,并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问题 制度设计一、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必要性根据教育部的界定,高校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愿、自发组织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以开展思想交流、学术研究、文体娱乐等活动为目的的学生团体。作为学生自愿组成的社会组织,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社团的自发性决定了学生的主

2、动精神、创造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够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课堂上无法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次,社团运作的自主性能够让学生在社团工作中自我提升,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多项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体会到课堂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形式的运作方式。第三,社团活动的多样性,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也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二、目前高校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当前湖北共99所高等院校,笔者对其中的37所高校进行了社团情况调研,发现整体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景象,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影响了高校社团效能的发挥。1.数量众多,但总体结构不平衡,缺乏明星社

3、团。笔者所调研的37所高校中,24所高校的社团数量超过40个。其中兴趣爱好类社团所占比例超过50%,人气较旺,发展较好,而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志愿服务类、政治理论类等社团数量较少,边缘化情况严重。即使是兴趣爱好类社团也对广大学生缺乏号召力,无法让团员形成社团荣誉感,社团基本没有社会影响力。2.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管理。基本所有高校对社团发展均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采用间接管理,导致社团缺乏主管的机构与组织,从而造成学校对社团的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具体的执行规范和章程。同时,因为学校没有统一管理,即使给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社团的劳动成果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任何

4、作用,教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延续性,限制和制约了专业老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3.资源困境。社团的发展需要资金、场地。由于学校管理的缺位,能够提供的场地和设备极其有限。活动经费紧张。一方面,筹资渠道不稳定。经调查,社团经费主要来源为学校的专项经费占37%,会员会费占35%,企业赞助和社会捐赠则28%。另一方面,活动经费数额少。很多社团没有学校经费支持,而学生缴纳会费十分有限。从而导致社团活动经费严重匮乏,进而限制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活动的创新。4.社团自身存在缺陷。社团的成立和解散随意性太大,大多“性起成立,不行解散,么有传承,没有文化”。社团文化断层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强,缺乏文化向心力

5、。社团内部管理松散不顺、管理失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执行力。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血在维持运作。但由于社团骨干能力有限,大都是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容易无法做好社团工作,产生挫败感,进而丧失开展社团活动的热情。社团活动缺乏内涵,总体品味偏低,缺乏艺术性和文化底蕴,思想性较弱,社团活动仅成为少数社团干部自娱自乐的活动。三、对策建议纵观高校社团活动中的上述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学校让社团在完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发展,未能制定合理的制度进行资源优化和效率激励。因此,笔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为社团发展提供建议对策。1.对策制定的总体原则。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进行整

6、体设计,采用直接指导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发挥学生社团主动性的同时,加强制度性和指导性管理。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制度为保证,集中场地、资金、荣誉等优势资源,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社团的精英化发展。2.对策的具体设计。2.1实施社团注册制。在高校成立一个特别的部门或者组织,由学校领导或者院系教师担任管理者,使该部门直接统筹管理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建设。该部门对学生社团的成立进行注册、审批与备案,开展优秀社团的评价和激励,监督社团干部换届等工作,从而实现社团成立、发展与管理的正规化,让社团运行接受高校的正式管理。2.2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社团升降级制。高校社团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社团活动

7、场地、社团活动资金分配、社团指导教师评估的各类事项。同时,设立社团等级制度,管理部门提出指导方向,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定期根据社团的影响力、运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进行全校公示,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社团等级的调整。不同等级的社团,学校配备不同的资源,例如场地使用的优先权、学校配比资金、优秀的指导教师等。从而将稀缺的场地、资金、教师资源、荣誉向具有发展潜力、发展趋势的社团倾斜,采用滴灌式的扶持,塑造明星社团。同时,根据社团等级制定相应的专项基金和举办大型活动的资金补助。对于降级的社团,减少学校的扶持力度。而不断降级的社团将会被学校取缔,取消官方资格。同时结合教育教学需要,指导成立符合学校

8、发展需要的新社团,从而完善社团建设体系。2.3实施指导教师双选制、责任制。为社团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负责监督和指导社团运行情况的责任,并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作为教学工作量进行确认,从而提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将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与社团运行情况相挂钩,对工作突出的老师进行评优,并给与奖励。同时,社团有权提出更换指导教师。2.4明确社团活动自主权。社团的优势就在于发挥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统一管理的时候,要正确引导社团成员,给予社团获得的自主权。管理部门具有结果考核权,指导教师具有建议权,而社团的整體规划、具体活动、社团自身管理人员评选、社团自身运行

9、均有社团成员自行开展,并进行报备,让学生成为社团真正的管理者。2.5推动社团自身能力建设。首先,以人为本,重视社团骨干的能力提升。对社团骨干干部的选择实行报备制,由社团自行选举,自行管理。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打破社团管理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其次,制度为纲,引导社团重视制度建设。确定社团章程,重视活动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让社团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第三,有法必依,要求社团按照制度开展活动和管理。各项制度在学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备案。指导教师根据备案制度对社团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四,特色发展。重视社团定位和品牌建设。根据社团的定位,通过举办学术论坛、成立科研小

10、组,组织参加业务竞赛及校内外学术研讨活动,举办有内涵的活动。第五,活动创新。结合时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方面的特点,策划并实施有品位、品质的活动。总而言之,高校社团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仍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必然能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化磊,崔孟荣,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20(5):124-127.2潘桂香,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20(23):269-269.3程斌,蔡为青,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0(5):69-71.4俞念胜,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20(1):152-153.5郭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20(1):71-72.6吴健,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20(12):56-57.7王延光,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7):236-23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