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825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评估2课件 鲁人版必修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100分钟 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抽搐(ch) 创伤(chun) 繁茂芜杂(w) 无济于事(j) B.给予(j) 憎恨(zn) 义愤填膺(yn) 垂头耷耳(d) C.蜷缩(qun) 恫吓(dn) 心急如焚(fn) 遂心如意(su) D.搭讪(shn) 缄默(jin) 白雪皑皑(i) 悄然离去(qio) 【解析】选C。A项“创”读chun,B项“憎”读zn,D项“悄”读q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垫 练习簿 蒜薹 蛛丝蚂迹 B省份 凑份子 谜团 做贼心虚 C颂读 螺旋桨 神采 节目

2、精彩 D抹煞 哈密瓜 蜇伏 经济版块 【解析】选B。A.蚂马;C.颂诵;D.蜇蛰,版板。,3(2010聊城检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身体上没有残疾的人很容易_在外在的繁忙活动中,不去倾听内在生命的要求,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加可悲的心灵瘫痪。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 “911”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加强_,并采取扩张性的措施来刺激经济,以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深化。 A沉湎 制约 协调 B沉浸 制约 协作 C沉湎 限制 协作 D沉浸 限制 协调,【解析】选A。

3、沉湎:沉溺。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协调:配合得适当,多指抽象的内容。协作: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多指具体工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即消除体制障碍、推进配套机构改革、加强物质载体建设。 B2010年5月11日晚,华侨华人回家“观世博游山东”启动仪式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

4、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于2007年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解析】选A。B.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举行”。 C.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理念”后补“的途径”。D.成分赘余,“多年以来”与“夙愿”意思重复,应删除“多年以来”。,5(2010苍山高一检测)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那么,在种种压力之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是选择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还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甚或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B世界媒体峰会共同主席、共同社社长石川聪认为,在新的挑战面前,有三点很重要:第

5、一要确保采访渠道畅通;第二要保护内容的提供者,也就是著作者的权利;第三是要保障与新闻用户之间的渠道畅通。,C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文化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诱人的影响力,受到各国朋友的欢迎。 D从没有哪届全运会的开幕式,融入了这么多的古诗词元素。从开场的望月,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到随后全场数百名小学生背诵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后到蔡琴演唱李清照的如梦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解析】选B。A项中间两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思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D项“不亦乐乎”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后。,6.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甲处应填的成语是

6、_ 乙处应填的成语是_ 丙处应填的成语是_ 答案:人心惟危 急于事功 斩钉截铁,7仔细阅读选文,把作者为了表现柔石“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种高尚品格所选用的材料找出来。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5分) 答:材料:_ 柔石具有的性格特点:_ 答案:材料:硬气表现在:(1)设立朝花社需要本钱,柔石没有钱就向人借,出书出画册,要做许多事,大部分稿子和杂务都归他做。(2)朝花社倒闭,他一面借钱付纸账,一面又拼命译书,准备还借款。 迂表现在:“人心惟危”说,相信人们是好的。 柔石具有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8“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

7、学起来了”中他学起什么来了?(4分) 答:_ 从中可见柔石具有_的精神。 答案: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进取、好学、踏实,9选文第7段中“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 丙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这里的“回答”指什么内容?“偷懒的主张”,这里的“主张”又指什么内容?(4分) 答:_ _ 答案:“回答”指“只要学起来!”“主张”指“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10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沈从文墓的特征,分点陈述并概括。(4分) 答:_ 答案:(1)简朴(朴素):没有墓亭、墓道,没有墓志铭,甚至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8、也没有。 (2)简单: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上镌刻的是沈从文自己的手迹,背面是沈从文妻姐张充和女士的诔文。 (3)坐落高处(意义深远):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11文章最后一段中有一句“美丽总是愁人的”,根据文意,请说说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 答案: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12文章中第段和第段描写的景物各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们的作用。(4分) 答:_ 答案:第段景物介绍当地环境,安静而又美丽,为下文沈从文墓的朴素、美丽作铺垫。第段有关水的景物描写优美如画,在

9、文中承上启下,为上文沈从文选定这块墓地找到了依据;引起下文“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13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沈从文是怎样一个形象?(4分) 答:_ 答案:沈从文一生爱水,一生都在追求美,受尽了委屈和排斥却无怨无悔,柔弱而又坚韧,朴素而不张扬;他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对工作的渴望,超越普通人的得失,热情洋溢地追求理想。,14.从全文看,作者描绘的春天里的村庄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_ _ 答案: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春色满园);蓬勃,奔放,富有青春活力(生机盎然,充满希望,有生命力); 富有浪漫、自由和诗意;恬淡、朴实、静谧(明净)。,15.文章第段

10、描写城市的春天,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 _ 答案: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以城市对春色漠视、毁坏,突出强调了村庄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山村的春色比城市更具青春),深化了文章的主旨。,16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5分) (1)一个年轻的姑娘正舞动着一把长柄水瓢,飘洒的伞形水网在夕阳下七彩光亮,跳跃着珠圆滴露。 答:_ (2)花开了,水暖了,树活了,草醒了,人们的心情特别的好。 答:_ 答案:(1)运用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活画出溪头村姑浇菜的场景,表现出村庄浓郁的生活气息。 (2)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句式灵动活泼,生动地刻画出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景,表达了人

11、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7.作者说“在你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以后,对生存的意义会有更多的解析”。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存的意义”的理解。(5分) 答:_ 答案:要点:任何事物只要用心发现,都有动人之处。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心中的春天要靠自己来创造。要以春天阳光般的心态生活。简单纯朴的生活,散淡、恬静的风格更富有摄人心魄的魅力。,三、语言运用(15分) 18请说说下面这幅图画讽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6分) 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图文转换题。答题时要准确把握图片信息,弄清楚图片中所反映的三种社会现象(井口外露、斗殴、失火),尤其注意图片中提示性语言和图画标题,这样

12、答案就不难得出。 答案:这幅图画讽刺了当前某些领导干部针对人民群众存在的问题、矛盾,不是积极地去解决、去化解,而是一再躲避的一种社会现象。,19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了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4月29日 将_改为_;将_改为_; 将_改为_;将_改为_。 答案:惊悉 听说 阁下 您 造访 看望 馈赠 送上,20(2010阜阳高一期末考试)仿照下面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必须符合文段主旨。(5分) 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曼曼其修远

13、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_ _;_。这些思想、文化的传承也铸就了中国文化,也正是这种吸收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答案:阅读陶潜,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告诫激励着一代代人继往开来 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激励着一代代人书写正直人生,四、写作表达(40分) 21.孟郊有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母亲”这一话题,选择角度广泛,注意要筛选典型的事例材料,突出母亲某一方面的品质,不可泛泛而谈,写得空洞。描写要细腻,刻画要逼真,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人声。要写出真实情感,需从细节描写着手,抓住感人的瞬间,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