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820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必修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情景设想:,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 猜测图中的列宁演讲些 什么内容?,请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 处境?面对这些困难,苏俄如何解决?,情景提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背景,母亲在号召,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背景,2、主要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现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分配,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三年军事的胜利。,“不劳动者不得食”!,思

2、考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得苏俄取得了胜利,挽救了国家危机,可是,此项政策的实施,在战争结束后,有无停止?,那没有停止的话,为什么政府不停止?这样发展 下去,那会使苏俄面临怎样的处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作用: 超出限度,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造成 人民暴动。,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实行的背景,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农民暴动,企业生产低迷,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

3、新在什么地方?,我们要把它与战时共产主义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实行的背景,2、主要内容及影响,余粮征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国有化,有区别地对待大、中、小工业,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中分配,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积极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胜利;消极影响: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

4、,斯大林,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 (宣传画),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1930年1月5日斯大林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

5、水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评价,积极影响: 国家能够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 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消极影响: 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 处于落后状态;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剥夺农民的太多,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

6、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英国),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

7、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B,A,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 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 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 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6、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 政策(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