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性肝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491792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乙型性肝炎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慢性乙型性肝炎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慢性乙型性肝炎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慢性乙型性肝炎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慢性乙型性肝炎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乙型性肝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性肝炎(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脏 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是消化系统最大的腺体器官,是一个“化工厂”,包括物质的加工、转化、合成等,另外还能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转换和排泄。,肝炎相关知识,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 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可以治愈的急性传染病。 丙肝和乙肝大致相同,比乙肝更容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重度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畏食

2、、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体检可见肝病面容,蜘蛛痣、脾大,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持续升高。,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转氨酶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被列为I类致癌物。,3.5亿慢性乙肝病人 我国HBsAg阳性率为9.09% 每年1百万人死于肝衰或肝癌 全球第9位死亡原因,流行病学,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流行病学,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流行病学,一般情况下 日常生活接触和

3、消化道传播是不太可能的。 蚊虫叮咬一般不传播乙肝病毒。,哪些途径不会传播乙肝,流行病学,乙肝的发病原因,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英文为hepatitis B virus,缩写HBV)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一般认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HBV进入机体后,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和肝外组织,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免疫功能改变,以肝脏病变最为突出。肝外损伤主要由免疫复合物引起。,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

4、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1.全身表现 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表现 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3.黄疸 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

5、皮肤瘙痒。,4.肝区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5.肝脾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大。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大。,6.肝外表现 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和乳房发育,偶可

6、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7.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实验室检查,1、血清酶的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 、-谷氨酰转肽酶(GGT) 2、血清蛋白的监测:白蛋白(ALB)、球蛋白(GLB) 3、胆红素监测:总胆红素(T-B

7、il)、直接胆红 素(D-Bil)、间接胆红素 4、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5、血氨浓度监测 6、肝炎病毒病原学监测,乙肝“两对半” 意义如何?,乙肝病毒DNA检测,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直接 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 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是乙肝的直接 诊断依据。,其他辅助检查,超声检查 CT 肝穿刺活检,急性HBV感染,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70-86%,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14-20%,青少年和成人期5-10%,12-25%,5年,6-15%,5年,25-30%婴幼儿期,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新生儿期90,诊 断,乙肝两对半,

8、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乙肝,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 肝功能异常。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等。 HBV DNA103 copies/ml),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都不建议治疗,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不能彻底治愈乙肝; 2. 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抗病毒药物反应很差; 3. 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便不予治疗,预后依然很好。 但必须听从专科医师建议定期复查(生化、AFP、B超等),乙肝的治疗目标,理想的最终目标:缓解、减轻临床症状;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

9、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理想的”疗效终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HBV-DNA清除,肝功正常。 “现实的”疗效终点:e抗原转换(e抗原阳性者),HBV-DNA抑制,肝功正常。 无症状携带者无需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干扰素等 调节免疫:如胸腺肽、胸腺素等 保肝降酶:维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出现能够完全治愈乙肝的单一特效药,主要都是恢复肝功能、保肝治疗。 合理利用中草药有一定疗效,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 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

10、症状,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却“无能为力”,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 乙肝病毒复制,长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抗病毒治疗要达到足够的治疗疗程,防止随意停药导致乙肝病毒重新活跃,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 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护理措施,1.预防为主 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高卫生水平,避免或减少复发因素如疲劳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 2.休息 ,中、重度慢性肝炎需完全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好转始能逐渐增加运动量。轻度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不需卧床休息,但要防止疲劳过度。,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

11、、维生素、矿物质时食物。脂肪不必限制过多,以不影响食欲为度;脂肪肝已形成者则应限制。恢复期应避免体重过增,防止脂肪肝形成。不宜烟、酒,不宜多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4.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轻度慢性肝炎勿需盲目应用所谓“保肝药”,只需进行病原治疗。中、重度用药应合理,不宜大量、繁杂、无针对性地用药,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常加速慢性肝炎病程。告知患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5.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因干燥而引起瘙痒抓破。 6.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7.心理护理,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抑郁、焦虑、恐惧、

12、悲观,这些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 8.健康指导,慢乙肝如何预防?,预防-,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避免医源性传播;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疫苗预防;阻断母婴传播。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避免医源性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禁止使用乙肝抗原阳性者血液制品。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各项传染指标。 医

13、务人员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及定期复种。,如何阻断母婴传播?,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6小时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1、6个月注射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重复注射,生活中注意什么?,乙肝患者生活禁忌,绝对禁酒。 避免从事过重体力活动。 禁忌大怒和忧

14、郁。 禁忌乱用药物。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乙肝妈妈可以哺乳吗?,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 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乙肝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新生儿多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一般也不会感染。 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父亲有乙肝,会传给孩子吗?,各种病毒都有专一的生存细胞,迄今的研究尚未发现精子和卵子中含有乙肝病毒,说明精卵细胞都不适合乙肝病毒的生存,因此乙肝不会基因遗传。 在家庭生活中亲密接触要比社会生活中多得多:如剃须外伤、微量血液沾染了胡须、粗硬的胡须扎伤新生儿的嫩脸、小孩嗑嗑碰碰的小损伤可能成为感染的进入门户。因此常被误认“遗传”。 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微生物可以说无处不再,防不胜防,因此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给孩子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谢谢,谢谢观看!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