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83672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32 大小:1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亲,该文档总共2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电生理基础-详细.(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电图、诱发电位的原理及应用(EMG),肌电图学,诱发电位学,脑电图学,临床神经电生理,前 言,最简明的解释,肌电图学 用针电极刺入肌肉,观察肌肉在不同状态下的生物电变化。 用脉冲电流,刺激不同部位的神经,观察神经及其支配肌肉的生物电变化。 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状态,诱发电位学 给周围神经或其它感觉器官以适当的刺激,观察这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生物电反应,借此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电极,模数转换,控制器,计算机,扬声器,打印机,刺激器,放大器,声光电,绝缘层,针芯,针体,质量差异的关键:电极、放大器,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C5T1,L4-L5,全部S ,C

2、O,腰骶干,T1T12,T1,T12L4,T1,T12,T12,L4,L4,C1C4,周围神经解剖,运动单位,运动神经元,轴索,肌细胞,轴突,郎飞氏结,少突胶质细胞(中枢) 雪旺氏细胞(周围神经),髓鞘,肌细胞,雪旺氏细胞,轴突末 梢分支,终板,肌原纤维,突触 末梢,突触间隙,线粒体,乙酰胆硷囊泡,突触前膜,终板皱褶,突触后膜皱褶,运动单位、运动终板,神经元,运动单位,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运动单位的大小有很大差别。 小运动单位:利于做精细运动,如眼外肌运动神经元,只支配6-12根肌纤维。 大运动单位:利于产生巨大的肌张力,

3、如四肢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支配数目可达2000根肌纤维。,兴奋传导方向,局部电流学说,S,无髓纤维,薄髓纤维,厚髓纤维,A 皮肤痛温觉,10-30,自主节后 0.7-2.3 后根痛觉 0.7-2.0,m/s,A 初级肌梭、支配梭外肌 70-120,A 皮肤触压觉 30-70,触觉比痛觉来得快,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正常,完全断裂,顺向变性,脱髓鞘,轴索断裂,神经元,轴索,雪旺氏细胞,郎飞氏节,肌肉,神经性损害,肌性损害,n,m,一、针极肌电图,静息状态,*自发电活动,纤颤电位: 时限 =3ms 波幅几十- 几百V,正相电位 正锐波 正尖波,失神经电位,n,m,n,*正常:,无自发放电,终板放电,插

4、入电位,周围神经 轴索 中枢 下运动神经元,n,m,肌 细胞 受损,静息状态,针极肌电图,自发电活动(失神经电位),产生机理、意义、特点,少、小,多、大,肌细胞膜 稳定性下降,肌细胞外 环境变化,神经对肌肉的 抑制作用丧失,针电极刺入,肌细胞膜 完整性破坏,静息状态,针极肌电图,其它自发性放电,束颤电位:,n,下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纤颤电位、束颤电位同时出现才视为有意义,肌强直放电:,m,强直性肌病的特征电位,电位发生机理不明,声音特征:,飞机俯冲样 摩托车启动样,肌细胞,*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D),波幅(A),n,完全,m,运动末梢侧支芽生 运动单位扩大

5、,运动末梢传导 一致性丧失,肌细胞跨膜 电位下降,肌细胞对神经冲动 响应的一致性丧失,位相(P),多相电位,m,n,针极肌电图,轻用力收缩状态,正常,10 ms,500V,=4,部分,观察项目:,* 干扰相,正常,n,混合相,单纯相,m,病理干扰相,运动单位减少,针极肌电图,最大用力收缩,*运动神经传导(MCVs):,单位:d-mm L-ms CV-m/s,神经传导检测,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原理,运动神经传导检测意义,神经传导检测,CV,周围神经运动纤维髓鞘 的功能状态,周围神经运动纤维轴索,CMAP,周围神经运动纤维髓鞘的功能状态,的完整性,中枢神经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波幅,整合,CMAP整合与传

6、导阻滞:,正常 整合好,节段性脱髓鞘,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间 不一致,CMAP离散,两点间波幅下降超 过50%视为传导阻滞,多节段传导检测: 可以发现早期、节段性损害,神经传导检测,神经损害类型对应MCVs改变,*感觉神经传导(SCVs):,单位:d-mm L-ms CV-m/s,多次刺激、叠加平均,CV=d/t (L),感觉神经传导检测原理,神经传导检测,逆向法,顺向法,感觉神经传导意义,神经传导检测,CV,周围神经感觉纤维髓鞘 的功能状态,周围神经感觉纤维轴索,SNAP,周围神经感觉纤维髓鞘的功能状态,的完整性,脊髓后角+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波幅,整合,由于脊神经节的存在,节前损害SCV正常

7、、 SNAP变化不大,SNAP的敏感性:对远端损害的敏感度大于近端损害 对部分性脱髓鞘的敏感度大于部分性失轴索,神经损害类型对应SCVs改变,神经传导检测,H,神经传导检测,反射弧机理,H反射检测原理及其意义,H反射提供了一种检测(下肢) 周围神经近心端功能状况的手段,神经传导检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F波检测原理,F波检测原理及其意义,F波提供了一种检测(上肢) 周围神经近心端功能状况的手段,F,Blink反射检测原理,神经传导检测,Ra,Rr,Ra,Rr,面N核,眼轮匝肌,三叉N,三叉N主核,R1、 R2,中间N元,面N核,面N,眶上N,三叉脊束核,中间N元,面N核,面N,R2,刺激,中间

8、N元,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Bell麻痹,三叉神经压迫性病变,Wallenberg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Blink反射意义及应用,神经传导检测,眼轮匝肌,神经传导通路:,应用:,重复电刺激试验,乙酰胆 碱酯酶,运动终板功能,神经轴突末梢,乙酰胆 碱囊泡,肌细胞,乙酰胆碱受体,终 板 后 膜,终板前膜,结构:,机理:,肌松药作用机理: 阻止囊泡释放、乙酰胆碱失活、 酶失活、受体失活,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酯酶缺乏症,终板病的类型: 前膜病变、后膜病变、酶,重复电刺激试验,检测原理及意义,正常,重症肌无力,波形,刺激:连续脉冲 周围神经 频率1、3、5、10、30

9、Hz,记录:小指展肌、三角肌、 眼伦匝肌,观察:CMAP波幅、面积 衰减百分比,神经:尺、腋、面,阳性:增减大于20%,判定:低频(3-5Hz)递减 重症肌无力 高频(10-30Hz)递增 L_E综合症、癌性肌病,肌电图检查内容,临床肌电图,m,n,n, m,?,n, m,n,m,n, m,n, m,重复电刺激试验,运动终板功能,单纤维肌电图,巨肌电图,特殊肌电图,小结,小结,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异常,其异常来源于神经性损害,肌电图异常,其异常来源于肌性损害,肌源性、神经源性损害 肌电图表现对照简表,诱发电位定义,给机体某种感受器特定的刺激(声、光、电) 研究由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

10、统的生物电反应,传统的诱发电位研究刺激为声、光、电 近年来也有对其它刺激,如:气味、温度等的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包括了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临床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查项目,1、SEP 体感诱发电位,2、BA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3、VEP 视觉诱发电位,4、MEP 运动诱发电位,5、P300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电 本体感觉皮层,声 脑干,光 视觉皮层,磁 外周肌肉,刺激 反应部位,声、光、机械 大脑,技术基础,脑电背景活动,百微伏级,不会停止,诱发电活动,微伏级,诱发电位检测技术,就是要把微伏级的诱发电活动 从百微伏级的脑电背景活动中提取出来,锁时关系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总是在刺激结束后的固定

11、时刻出现,重复性每一次相同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相同的,诱发反应的特性:,从脑电背景活动中提取诱发电活动使用的方法 叠加平均技术,任意时刻采样的脑电信号,其方向、振幅是随机的,脑电背景活动的随机性,叠加平均技术,脑电背景活动因其随机性,在多次叠加平均后会趋于零(直线),诱发反应因其“锁时关系”和“重复性”,会随着叠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叠加 平均次数 图形实例,SLS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LSEP原理,*传导,*刺激,脊髓深感觉(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到达顶叶本体感觉皮层,脉冲电流脉宽0.1-0.2ms 、频率3-5Hz 上肢 腕 正中神经 下肢 内踝 胫神经,SLSEP记录,上肢

12、C3/C4 -FPz,下肢 Cz-FPz,SLSEP波形及意义,波形命名 方向+时间,上肢,右 C3,左 C4,N20,P25,N35,N9,右 Erbs,左 Erbs,下肢,10ms/D,右 Cz,左 Cz,P40,N50,P60,N8,右腘窝,左腘窝,SLSEP神经发生源、应用价值,一级皮层原发反应 SLSEP,特点:图形稳定 个体差异小 重复性好 不受意识状态影响,N20,P40,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发生源的研究是各种诱发电位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明确的传导通路和神经发生源是诱发电位应用的基础,SLSEP观察指标与常见异常改变,潜伏期,波幅,ms,uV,波幅:轴索及髓鞘的完整性,潜伏期

13、:髓鞘的完整性,反映传导通路中的神经纤维 (外周段、中枢段):,国人正常值:潜伏期 37ms 波幅:110uV 个体差异大,波幅:下降、离散,潜伏期:延长,周围感觉纤维脊髓深感觉传导通路大脑感觉皮层,47.1,SELSEP应用,1、周围神经病损 2、脊髓与脑干病变 3、大脑半球病变 4、多发性硬化与脑白质营养不良 5、昏迷与脑死亡 6、术中监护 7、脊髓外伤的预后评价 8、臂丛神经节前后损伤的鉴别,SLSEP由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节段性,10ms/D,刺激:皮节刺激,记录:随刺激位置 上升从Cz逐渐旁开,应用:脊髓损害定位,优点:与下肢SEP结合,可以准确定位脊髓损害部位,缺点:操作费时、病人

14、不易合作;诱发电位出波不太清晰稳定,L3 L1 T11 T9 T7 T5 T3,损害平面以下波幅下降 损害部位潜伏期差明显大于正常,由SLSEP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脊髓,LD1,LD2,10ms/D,损害平面以上波幅下降 损害部位潜伏期差明显大于正常,刺激:内踝胫神经,记录:分节段记录,应用:准确定位脊髓 损伤平面,反应性质:脊髓动作电位,T2,T4,T6,T8,T10,T12,优点:与下肢SEP结合,可以准 确定位脊髓损害部位,缺点:操作费时、病人不易合作 诱发电位出波不太清晰稳定,记录方法:表面、脊间韧带、硬膜外,记录点,由SLSEP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阴茎诱发电位,腰,骶,尾,损伤部位,

15、刺激:阴茎背神经,记录:CzFPz,胫神经,应用:外伤、病损等引起 的性功能障碍,与下肢SEP结合,可以定位马尾损害的部位,由SLSEP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三叉神经SEP,刺激:眶下孔、上唇 颏(ke)孔、下唇,记录:C5、C6等FPz,应用:三叉神经痛、脑干三叉 神经核损害等,该检查因其神经发生源尚不为明确、 出波不稳定等原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红色为刺激点,BA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刺 激 侧,掩 蔽 侧,图 形,方法,神经发生源,喀喇声,白噪声掩蔽,脉冲电流,BAEP 原理,掩蔽侧波形反映了脑干 听觉系统交叉通路的功能,听神近脑段,听神经近蜗段,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脑(斜方体),出波稳定、变异小、定位明确 临床应用价值大,特 点,刺激,记录,反映:耳蜗下丘脑(听辐射前),BAEP 基本判定方法,、波异常,、波异常,、波异常,、波异常,波异常,蜗性、蜗后听神经,听神经颅内段,耳蜗核(脑干中段),上橄榄核水平,脑干上端,观察指标:各波潜伏期、波幅,主要是、波,听神经病变 后颅窝肿瘤 脱髓鞘病 脑干血管病 遗传变性病 先天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癫痫与抗癫痫药 昏迷与脑死亡,BAEP 应用,神经科应用,BAEP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脑干功能,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