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08770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1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徐 洁,计算机系统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2,Computer Architecture -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4rd edition , Chinese Version) 白跃彬等译 , 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材,3,第1章 计算机设计基础 第2章 指令级并行及其开发 第3章 指令级并行性的限制 第4章 多处理器和线程级并行 第5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设计 第6章 外存系统( Storage Systems) 附录A 流水线:基础和中级概念 附录B 指令系统原理与实例 附录C 存储器层次

2、结构回顾,教材内容,4,课程内容,第1章 计算机设计基础 附录B 指令系统原理与实例 附录A 流水线:基础和中级概念,流水线模型机 第2章 指令级并行及其开发 附录C 存储器层次结构回顾 第5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设计 第4章 多处理器和线程级并行,5,目标:,学习计算机性能评价、量化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现代单核微处理器设计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流水线CPU的设计与实现 指令级并行技术 Cache(性能优化措施)与虚拟存储器 了解多处理器、多核、多计算机系统结构,6, 参考教材与成绩构成,1李亚民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徐洁等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中国铁道出版社

3、3 郑纬民、汤志忠.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张晨曦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期末笔试(55%)平时作业(10%)半期考试(10) 课程设计(10%)+实验(15),7,第1章 计算机设计基础,1.1 引言 1.2 计算机的分类 1.3 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和计算机的设计任务 1.4 实现技术的趋势 1.5 集成电路功耗的趋势 1.6 成本的趋势 1.7 可靠性 1.8 测量、报告和总结计算机性能 1.9 计算机设计的量化原则 1.10 综合:性能和性价比,8,1.1 引言,计算机的历史,生活中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9,PC,Work- Stat

4、ion 1980s-2000s,Mini- Computer 1970s,Mainframe 1960s,Mini- Supercomputer 1970s,Supercomputer 1970s,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ors 1980s,Server 2000s,计算机的食物链,10,计算机食物链,11,惊人的性能改进,2006年,500$计算机(更高性能、更多内存和磁盘) | 1985年 1,000,000 $ 计算机,25% /year,52%/year,20%/year,12,结论,25%(1978-1986): 性能增长主要依赖实现技术的进步 52%(1

5、986-2002): RISC 出现, 性能增长依赖两方面:系统结构革新;实现技术的进步 20%(2004-2006): 功耗、指令级并行 ILP开发的限制、存储器时延,因此其后性能提升手段出现了以下趋势: 更快的单核处理器= 单芯片多处理器 ILP = 线程级并行 TLP 、数据级并行 DLP 隐含在编译器和硬件的硬件级并行处理 = 显示的程序级并行,13,处理能力 新的应用,14,为什么60年计算机有如此的改进?,两个原因: 构建计算机的实现技术发展 集成电路IC 存储部件(包括RAM 和 DISK) 外部设备 计算机结构设计的改进 Simplecomplexmost complex si

6、mplecomplexmost complex 时快时慢 很多技术被淘汰 实现技术提供了结构改进的基础,15,微处理器的4代(4个十年),1970年代的十年 “Microprocessors” -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单片微处理器(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s)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s (PC) 1980年代的十年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 指令流水线(Instruction Pipelining) - 高速Cache存储器(Fast Cache Memorie

7、s) - 编译器的考虑(Compiler Considerations) 工作站,Workstations 1990年代的十年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 超标量处理器,Superscalar Processors - 推测执行微结构,Speculative Microarchitectures - 静态/动态指令调度,Aggressive Code Scheduling 低成本桌面超级计算,Low-Cost Desktop Supercomputing 2000年代的十年 “Thread-level/Data-level parallelism”,16

8、,out-of-order execution,简称:OOO,也称乱序执行,8086,286,386,486,影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因素,17,Technology,Programming,Languages,Operating,Systems,History,Applications,Interface Design (ISA),Measurement 60% p.y. 1990-1996 100 p.y. 1996-2004 ; 30% p.y. after 2004 容量: about 60% per year 网络 带宽: 10Mb 100Mb 1Gb 10 years 5 years,

9、设计者常常为下一代实现技术进行设计。,75,特别注意,经验法则(A rule of thumb) 成本减少速度与密度增加速度成比例 技术阈值(Technology thresholds):对设计有重大影响 实现技术在持续改进到阈值,就会使设计发生飞跃 例如:1980年代末,单芯片可集成百万只晶体管,使得一级Cache可以与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上。,76,性能趋势: 带宽改进优于 时延,带宽/吞吐量 : 在给定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 时延/响应时间: 一个事件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经验法则(Rule of thumb) 带宽增加速度与时延平方改进速度成比例,77,性能趋势: 带宽改进优于时延,78,微

10、处理器的性能里程碑,79,集成电路 技术挑战,集成电路特征:特征尺寸 (feature size) 10 microns in 1971 0.18microns in 2001 0.09 microns in 2006 65nm is underway 经验法则: 晶体管性能改进与特征尺寸减少成线性关系。 集成电路密度改进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纳米效应:特征尺寸减少连线缩短单位长度的电阻和电容增加 信号延迟增大(与电阻和电容的乘积成正比) 导线信号延迟-主要的设计限制,与工艺有关,80,第1章 计算机设计基础,1.1 引言 1.2 计算机的分类 1.3 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和计算机的设计任务 1.

11、4 实现技术的趋势 1.5 集成电路功耗的趋势 1.6 成本的趋势 1.7 可靠性 1.8 测量、报告和总结计算机性能 1.9 计算机设计的量化原则 1.10 综合:性能和性价比,81,1.5 集成电路功耗的趋势,功耗对芯片的规模也提出了挑战 第1个微处理器: 1/10watt - 2GHz P4: 135watt 技术挑战: 分配功率 散热 避免过热点,82,Pentium 4 Processor,August 27, 2003 3.2 GHz core 55 Million 0.13 transistors 1249 SPECint2000,386 Processor,May 1986 1

12、6 MHz core 275,000 1.5 transistors 1.2 SPECint2000,17 Years 200 x 200 x/11x 1000 x,晶体管数量:以下P4是386的200倍,83,性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功率利用率下降,84,两个概念,动态功率: 开关晶体管产生的功耗 Power dynamic = *Capacitive load * Voltage2 * Frequency switched Energy dynamic = Capacitive load * Voltage2 静态功率: 晶体管在关闭时漏电产生的功耗 Power static = curre

13、nt static * Voltage,85,经验法则,电压减少10% 频率减少10% 功率减少30% 性能减少 10%,Rule of Thumb,86,带有电压调节的双核,Area = 1 Voltage = 1 Freq = 1 Power = 1 Perf = 1,Area = 2 Voltage = 0.85 Freq = 0.85 Power = 1 Perf = 1.8,A 15% Reduction In Voltage Yields,SINGLE CORE,DUAL CORE,经验法则,87,对于多核,每瓦提供更多性能,C1,C4,C2,C3,Small core,Big core,Cache,Cache,1,2,3,4,1,2,1,1,2,3,4,2,3,4,功率,性能,多核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 功耗 与 面积成正比 单线程性能与面积增加倍数的一半成正比,功率,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