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6361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4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 章,第1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考向一,考向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三,1.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一是半 透膜,二是浓度差。 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 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4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 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 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功能特性。 6成熟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 KNO3、尿素等溶液中发生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自读教材夯基础,1渗透作

2、用具备的两个条件填图,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连线,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填图,(2)质壁分离与复原连线,分析教材P60“问题探讨”,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漏斗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大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2)漏斗液面会一直升高吗?分析其原因。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提示:不会。当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增多到一定程度,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几乎相等时,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漏斗内的液面便不再上升。但此时漏斗内溶液的浓度仍大于漏斗外溶液浓度。,(3)如

3、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液面还会升高吗? 提示:不会,因为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溶液都能通过。,(4)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液面还会升高吗? 提示:液面不会升高,因为半透膜两侧溶液没有浓度差。 (5)由(3)、(4)说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半透膜和浓度差。,跟随名师解疑难,1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扩散的现象。,(2)渗透装置图解:,(3)当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液面不再升高的原因:,分析上图可知: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液面差为 H1,由于水槽中与

4、漏斗中的液体具有浓度差,即具有渗透压差,所以水分子有进入漏斗的趋势;但是 H1 产生的压强与渗透压的平衡使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交换率相同时,液面不再升高。,2成熟植物细胞符合渗透系统,自读教材夯基础,1实验过程填空,2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填空 (1)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2)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 大。,大于,伸缩性,1从材料和试剂角度分析,该实验为什么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和0.3 g/mL的蔗糖溶液? 提示:外表皮细胞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且为成熟细胞。0.3 g/mL的蔗糖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最佳浓度,浓度过低,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浓度过高,质壁分离过度,细胞死亡。,提示:先发生质壁分

5、离,后自动复原。,跟随名师解疑难,2实验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选取成熟的、液泡带有一定颜色的植物组织进行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时,应在载物台上操作。 (3)选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要适宜。过低,不足以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过长;过高,可能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3实验结果分析及拓展 (1)质壁分离后,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充满的液体为外界溶液(如蔗糖溶液)。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力增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随着质壁分离复

6、原的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力减弱。,自读教材夯基础,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判断正误 (1)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是相同的。 ()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能逆相对含量梯度吸收碘。 ()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顺相对含量梯度的,选择性,选择透过性膜,1在农业生产中,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要施用不同的肥料,请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理。 提示: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蔗糖不能穿过半透膜,但用蔗糖和醋却能腌制糖醋蒜,请分析原因。 提示:醋和高浓度蔗糖溶液使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能进入细胞内。,跟随名师解疑难,1选择透过性膜具有

7、选择性的原因 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使细胞膜对物质透过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2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例1如下图 1 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图 2 中曲线 1、2、3 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 1、2、3 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思路点拨,精讲精析根据表格信息,乙的半透膜的

8、面积比甲小,单位时间水渗透的分子数相对少,漏斗液面高度升高的相对较慢,但最终到达的平衡点甲、乙应该相同,故图 2 中曲线 3 代表乙,曲线 2 代表甲。甲和丙比较,半透膜的面积相同,蔗糖溶液体积丙多于甲,漏斗液面高度丙应该比甲高,曲线 1 应代表丙。 答案A,(1)漏斗与烧杯渗透系统内的液面高度差与浓度差成正相关。 (2)拓展应用: 判断漏斗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大小:高度差为 0,浓度相等;漏斗内液面高,MN;烧杯内液面高,则 MN。,判断漏斗与烧杯内溶液的高度差改变:先根据处理,确定浓度差的改变情况,若浓度差增大,则高度差增大;若浓度差减小,则高度差减小;若浓度差不变,则高度差不变。,1.如右

9、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 面高度为 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 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 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吸出 蔗糖溶液的次数与 a、b 液面间的高 度差之间的关系是 (),解析:随着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不断被吸出和漏斗内不断吸水,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小,渗透吸水的量越来越少,因而 a、b 液面的高度差越来越小。 答案:A,例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思路点拨,答案D,(1)从细胞角度分析: 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

10、质壁分离现象。,(2)从溶液角度分析: 当溶质分子为蔗糖等分子时,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中,当发生质壁分离后,在 n点时,若滴入清水则发生质壁分离的被动复原,如图中曲线 a 所示,若不作处理则如曲线 b 所示,实际过程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当溶质分子为葡萄糖、KNO3、乙二醇等时,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从而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能够自动复原,如上图中曲线 a 所示。,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并且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答案:C,1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2利用渗透原理探究两种溶液浓度关系 及物质是否

11、穿膜。 3探究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典例剖析,右图可以用来说明渗透作用的 原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将漏斗内的溶液换成 相同体积、相同质量浓度的葡萄 糖溶液,漏斗内的液柱高度将 _ _。,(2)如果将相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置于漏斗内和烧杯内,漏斗内的液柱高度将_。,(3)现有一瓶淀粉溶液和一瓶碘液,可以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碘分子和淀粉分子是否能通过半透膜。请写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提示:将淀粉溶液置于烧杯中,将碘液置于漏斗中) _; _; _; _。,解析葡萄糖是小分子有机物,可自由通过半透膜。在刚开始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较大,由于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比单位体积葡萄糖溶

12、液中的水分子多,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多于水分子由漏斗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内的数量,因此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同时由于葡萄糖也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导致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来越小,最终两侧浓度达到相等,所以该实验中漏斗内的液柱高度将先上升后下降。同理也可分析将相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置于漏斗内和烧杯内,漏斗内的液柱高度也是先上升后下降。在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时,要根据漏斗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变蓝进行分析,并注意实验现象与结论的一致。,答案(1)先上升后下降(2)先上升然后下降 (3)如果烧杯内的溶液变蓝,而漏斗内的溶液没有变蓝,说明只有碘分子能穿过半透

13、膜如果烧杯内的溶液不变蓝,而漏斗内的溶液变蓝,说明只有淀粉分子能穿过半透膜如果烧杯内和漏斗内的溶液都变蓝,说明二者都能穿过半透膜如果烧杯内和漏斗内的溶液都不变蓝,说明二者都不能穿过半透膜,归纳拓展,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二) 结果结论假设法 (1)适用实验:如果要求预测实验结果,就可以用“假设法”进行解答。 (2)方法:先假设实验结论,再推出所对应的实验结果,然后逆过来写,即先写结果再写结论(一般用 “看得见”的结果得出“看不见”的结论,即结果是可测量观察的,结论是不可测量不可观察的)。,若仅 A、B 两组且 B 为对 照组,则AB“促进”;AB “抑制”;AB“相同或无关”。 若有 A1、A2、A3、A4多组 实验,则结果有如右图所示的多种可能(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先增后减、先减后增、无影响、无规律等),结论也有相应的多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