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568730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设计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 计 说 明1 任务来源受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九曲河学校工程进行边坡工程设计。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九曲河龙湖九里晴川与远洋九公子旁,场地东侧及南侧均为市政建筑,按照设计正负零标高地坪标高整平后,拟建场地存在多段环境及基坑边坡。拟建建筑物主要包括:1#楼小学部、2#楼初中部、3#楼大礼堂、4#楼食堂、5#楼风雨操场、6#楼行政楼、7#南大门、8#东南大门、9#北大门,主要拟建建筑物特征详见表1.1。表1.1 拟建建筑物详细设计概况一览表序号拟建建筑物名称正负零/底标高(m)层数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型式设计荷载(kN/单柱)工程重要性等级11#楼小学部269.

2、354F/2F吊2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5000KN二级22#楼初中部269.354F/吊2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5000KN二级33#楼大礼堂253.30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3000KN二级44#楼食堂260.755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4000KN二级55#楼风雨操场263.50 / 258.504F/-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7000KN二级66#楼行政楼257.554F吊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4000KN二级77#南大门257.25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1000KN二级88#东南大门261.5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1000KN二级99#北大门257.41F框架桩基/独立基础1000KN二级根

3、据建筑设计方案,开挖将形成最高约15m高的土质环境边坡和17m高的挖方岩质基坑边坡。边坡分布情况详见下表。高边坡分布情况边坡范围边坡 类型设置 概况规模 (m)边坡 最大高度(m)安全等级主要边坡岩土组成ABCD填方永久9415.0一级素填土、基岩DEF填方永久6715.0一级素填土、基岩EG填方永久6610一级素填土、基岩GH挖方永久189一级基岩HI挖方永久4518一级基岩IJK挖方永久979二级基岩KL挖方永久2210二级基岩MN挖方永久188二级基岩OP填方永久445二级素填土abcdefg挖方临时2808二级素填土、基岩H1-H7,H9-H10挖方永久3010一级基岩H7H8,挖方永

4、久208一级基岩X2- X13填方永久3546二级素填土X13X14,X17- X26挖方永久4157.9二级基岩X12X15 X16填方永久1183.9二级素填土本设计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次设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永久边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2 设计依据2.1 设计委托书;2.2 设计合同;2.3九曲河学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32.4主要规范、标准、软件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

5、010(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人工挖孔桩可行性评估报告2.5专家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根据九曲河学校工程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的要求,我院相关技术人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进一步核实了岩土情况、参数及稳定性,补充了边坡的数值计算。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强调执行“动

6、态化设计,信息发施工”原则,加强信息反馈,完善边坡排水内容,确保边坡安全。(1)完善方案设计图说,增加方案比选。回复:根据地勘报告,结合实际地形与建筑的关系,调整了部分支挡方案,完善了相应设计内容。(2)校核岩土参数,复核支护结构计算(桩嵌固起算点、坡顶重力式挡墙荷载、建筑水平荷载等)。回复:根据地勘报告,结合岩土参数;重新复核修改了桩、挡墙等支挡结构的验算。(3) 锚杆挡墙顶部有较高重力式挡墙区域应改为锚拉式桩板挡墙。回复:已将锚杆挡墙顶部有较高重力式挡墙区域改为锚拉式桩板挡墙。(4)建筑基础与锚杆应相互避让,明确坡顶建筑基础埋深及竖向应力隔离措施。回复:图纸中表明了建筑基础与锚杆相互避让,

7、明确了建筑基础埋深要求及保护措施。(5)完善施工工艺、方法、顺序要求,顺向坡相关区域禁止爆破开挖。回复:补充了施工工艺、方法、施工顺序等内容,明确了顺向坡相关区域禁止爆破开挖。(6)完善监测设计;进一步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要求(特别是施工期间进一步校核层面产状与结合程度)。回复:完善补充了监测内容及要求,说明中补充了强调动态化设计,信息法施工,特别强调了施工期间进一步校核层面产状与结合程度。3 结构设计标准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二级,永久边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4 工程地质概况4.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为原始地貌单元为浅丘斜坡剥蚀地貌,场

8、地中部存在多处山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坡角多为335,局部坡度达60(场地南侧边坡处),勘察时测得钻孔孔口标高介于252.50293.02,最大高差40.52m。4.2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龙王洞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范围28512,裂面平直,微张,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岩体中主要发育层面裂隙及两组构造裂隙:LX1产状:9471,裂面平直,微张,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间距0.81.6m,平均间距1.2m。LX2产状:15065,裂面平直,微张,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间距1.01.8m,平均间距1.4m。4.3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

9、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和坡残积层(Q4el+dl)、侏罗系中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1)素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硬杂质含量约8%45%,块石粒径一般为330cm,最大达130cm。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松散到稍密状态,密实度不均,主要为场地整平及修筑道路回填而成,堆填时间为2年之内。该地层在场地内分布较为广泛,本次钻探有48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层厚0.8m(ZY4)12.0m(ZY65),平均厚度约4.49m。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褐灰色,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含少

10、量砂、泥岩角砾,主要呈可塑状,摇震无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表层含有植物根系,本次钻探有44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厚度0.4(ZY76)4.9m(ZY40),平均厚度约1.05m。淤泥质粉质粘土(Q4el+dl):灰黑色,软塑状态,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刀切面光滑,手捻具滑腻感,略具腥臭味,本次钻探未有钻孔揭露有该地层该地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低洼地带,如场地鱼塘周边,据现场调查,厚度最大约0.7m,工程建设前需予以处理。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1)泥岩(J2s -Ms):紫红色、褐红色,部分呈青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夹灰白色

11、砂质团斑、条带。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泥岩:紫红色、褐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土夹碎块状,部分呈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泥岩:紫红色、褐红色,部分呈青灰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夹灰白色砂质团斑、条带。岩体较完整,局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长柱状,柱长一般420cm,最长达65cm,锤击岩芯声哑,无回弹,岩质极软。本次钻探有84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层厚1.0(ZY18)39.7(ZY75),未揭穿。2)砂岩(J2s -Ss):灰白、灰褐色、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等,泥质结

12、构,中厚层状构造。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带。强风化砂岩:灰白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岩屑等,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砂土状、碎块状,部分呈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中风化砂岩:灰白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岩屑等,偶夹紫红色的泥质团块或条带。岩体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一般520cm,最长达60cm,锤击声较清脆,具回弹,岩质软。本次钻探有59个钻孔揭露有该地层,层厚1.4(ZY33)26.8(ZY73),未揭穿。场地基岩以泥岩、砂岩为主,部分钻孔存在砂、泥岩互层现象。4.4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拟建场地内存在一

13、小型鱼塘,建议平场时将予以挖除,不予评价。除此之外场地内及周边为发现其它大型地表水体。勘察区存在多处丘包,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表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进行补给,并通过地表径流向低洼地带排泄。另外,场地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孔隙相对较大,渗透性较好,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将地下水类型主要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内地势低洼地段的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含水能力受地形地貌以及覆盖层范围、厚度、物质成分以及自身透水性能制约,主要接受地表降水的补给,地表水体渗漏、基岩裂隙

14、水等补给,水量大小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以蒸发、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层中的裂隙水及浅层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建筑场地内填土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和泥岩为不透(隔)水层,砂岩为透水层。建筑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流等地表水体的补给。建筑场地整体起伏较大,有利于通过地表径流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易在局部低洼地带形成积水。填方区域回填土层较厚,透水性好,接受大气降水后少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大部分下渗赋存于第四系土层,有形成滞水条件,雨季填土层较厚地段易形成滞水。钻孔完毕后,抽干钻孔内施工循环水,24小时后进行水位观测,各孔水位基本不恢复,场地地下水相对贫乏。根据地区经验,填土渗透系数取4060m/d,粉质粘土渗透系数取1e-7cm/s,泥岩取1e-4cm/s,砂岩取1e-2cm/s。环境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1)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周边和拟建场内无污染的工厂、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