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67735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周末培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末培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中国网1月9日讯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144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91岁高龄的他讲述了70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1942年6月20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4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

2、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的波兰囚犯。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12至15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3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从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

3、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他说。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当囚犯跑过去时,他们就朝他开枪。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他

4、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有6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死亡墙位于10号和11号楼之间。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 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有时一天是20具,有时是100具甚至更多。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他重复说:“还有孩子。”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已经列入死亡名单。皮乔夫斯基说

5、:“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1942年6月20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他们可以爬进去。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到了路障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皮乔夫斯基说,“这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144人之中的4个人。(节录自中国网军事)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两

6、项是( )( )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B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E从皮乔夫斯基回忆的情况看,殴打、屠杀是集中营最常见的事情,在被屠杀的人中,竟然还有孩子,可见法西斯的残暴。2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

7、这样写的好处。 3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意? 4细节是生活的真实。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至少需要两个) 【参考答案】1CE2从新闻的主体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从具体内容看,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这样能更好地揭露法西斯的惨无人道;从叙述的手法看,多引用新闻当事人的话,更真实,更客观。3这句话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无人道的高度概括。这里的纳粹分子根本没有怜悯、仁慈和同情心,他们无法无天,任意杀人;这里的“囚犯”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随时会被处死,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4

8、如“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的细节,让人感到在法西斯的监狱中,人不如狗,生不如死,人的尊严被践踏殆尽。如“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的细节,让人真实地看出了法西斯的反人类,嗜杀成性,毫无人性。再如“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可见法西斯的疯狂行为已经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试题分析】2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注意答出具体表现手法及其作用。首先是叙述方式上的特点,很明显用到了倒叙的手法。其次是运用了细节描写,比如随意杀人的场景描写。最后,文章有多处引用,需要答出引用的作用。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结合文本作答:这句

9、话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无人道的高度概括。然后分析原因:这里的纳粹分子根本没有怜悯、仁慈和同情心,他们无法无天,任意杀人;这里的“囚犯”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随时会被处死,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难度不大,结合文本找出适当的例子,加以分析即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原子弹坠落长崎目击记美威廉伦纳德劳伦斯我们正向日本国土飞去,即将对它进行轰炸。指挥这次任务的是25岁的空军少校查尔斯斯韦尼。他驾驶的携带原子弹的长机名“艺术大师”号,这种飞机的推进器不同寻常地长,有四个桨片,其机身上标有“77”的字样。有人说,“77”是红头发兰奇(著名足球明星)踢球时运动服上的数字。凌晨3点50分

10、,机群起飞了,径直朝西北方向日本国的所在处直扑而去。天气预报说我们在飞行途中将遇到暴风雨,但到飞行目的地,也就是这次任务的高潮阶段,天将放睛。起飞大约一小时后,暴风雨降临了。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时而下沉,时而抬起。但飞机的跃动幅度比起大型客机来要小多了。你感觉它是在“滑翔”,而不是“颠簸”。我注意到一道奇特的、令人恐怖的亮光从驾驶舱上方的小窗射了进来。透过黑暗,我看见一个奇怪的情景:旋转着的巨大推进器不知怎的变成了大的跳跃着的蓝色光焰。这种蓝色光焰既映照在飞机鼻顶的有机玻璃窗上。又在机翼顶端闪闪发光。我们宛若驾驭着燃烧的列车在无垠的太空中奔驰。我们终于度过了黑暗,飞机直奔日本帝国。凌晨5点刚过,

11、晨曦来临。吉里中士两眼紧盯窗外,举起双脚对此表示欢迎。在此之前,中士一直专心致志、一声不吭地听着耳机里的收音机报道。“还是白天好,”他对我说着,“夜里关在机舱里我觉得怪害怕的。”“这儿离霍普斯顿可远了。”我不觉说道。“是啊。”他一边回答我,一边忙着译一条消息密码。“你觉得这颗原子弹能结束战争吗?”他怀着希冀地问道。“这颗很可能会有用的,”我尽量使他放心,“如果这颗不行,下一颗或两颗肯定会奏效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时间地抵挡住原子弹的威力。”到5点50分,外面天已大亮。我们的长机不见了,领航员戈德弗雷告诉我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机群将于9点10分在本州东南方的宇久岛上空会合。可是直到此刻,还无人知道

12、哪座城市将作为投弹目标。命运之神将作出最后的选择,日本上空的气流将作出决定。在我们前方飞行的气象飞机正在测试风向。到投弹时间的前半个小时,我们才能最后知道哪个城市将成为目标。9点12分,我们飞抵宇久岛上空,前方大约4000英尺处是带着那颗宝贝炸弹的“艺术大师”号。我们开始盘旋,等待机群中第三架飞机的到达。9点56分,我们开始向海岸线飞去。吉里中士译出气象机发来的密码,告诉我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都清晰可见。命运之风看来要恩赐有些日本城镇了,它们注定将默默无闻。命运最后选择了长崎作为投弹目标。在机群盘旋的当儿,我们突然发现股股黑烟穿过白云直冲我们而来。原来是对准我们高度发射的15枚高射炮弹。不过它

13、们飞来时,飞机已向着左边飞远了。我们向南飞去。11点33分,飞越海岸线,向距此以西大约一百英里处的长崎直奔而去。在长崎上空我们再次盘旋,终于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处缝隙。这时是12点01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瞧,它下来了!”有人喊道。从“艺术大师”的肚子里落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掉了下去。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倾发出大量白烟,接着,一道巨大的紫色火柱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大约一万英尺的高度。待我们再次向原子弹爆炸方向飞去时,那道紫色火柱已升到了与飞机同样的高度。这时距爆炸发生才过了45秒钟。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图腾柱,身上刻满了许许多多怪诞的面孔,对着大地狞笑。正当这东西似乎已凝固起来时,从它顶端

14、突然冒出一朵庞大的蘑菇云,第一团蘑菇云升向蓝天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的形状。它巨大的花瓣边缘向下弯曲,外面是奶油色,里面是玫瑰色。后来,当我们从200英里以外最后一次眺望时,它仍保持着这个形状。在这个距离,还能看见处于痛苦之中的柱体,五颜六色,翻滚蒸腾,如同无数杂色彩虹组成的大山。在这些彩虹中融入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柱体颤颤悠悠的顶部穿过白云,活像一头史前怪兽的脖子上镶上了羽毛。纵目望去,只见羽毛朝四面八方飞展开去。(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1945年8月9日,作者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本文获1946年普利策报道奖。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