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568384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018 年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一、语言文字应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从苏州到西山,出口,大自然就展开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山更多,湖更大,就更多。古诗中的“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而西边的消夏湾,更是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里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还有秀美的荷花摇摆的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A变幻恰到好处流传B变幻活灵活现流传C变换恰到好处留传D变换活灵活现留传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攝英雄泪。C湖

2、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3 分)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3 分)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端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

3、窗帘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 分)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文言文阅读(18 分)1最新资料推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叶嘉传苏轼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

4、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 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 “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

5、:“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 “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 “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6、 ”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选自东坡全集 ,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A或劝之业 武业:从事;以为业B吾久饫 卿名C计欲倾 之D神茶 思困饫:饱。指所闻已多倾:倒下茶:疲倦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B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C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

7、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和”致仕”“乞骸骨”,意义大致相2最新资料推荐同。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8 分)(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4 分)(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4 分)9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 4分)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 11 题。东 郊韦应物吏合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凤,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注】事:指政事。遽:急促。澹:澄静。陶:陶渊明。庶:庶几,差不多

8、。10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 6 分)1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 5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鲲之大,。(庄子逍遥游 )( 2),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 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 4),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 5),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 )( 6)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顾爱莲说 )( 7)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左传)( 8),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现代文阅读(一) ( 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 题。那夜,那对盲人夫妻周海亮我

9、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那是乡下的冬天,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3最新资料推荐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村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得的节日。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

10、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換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

11、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

12、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果然,我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13、。? 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瘵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我那声顽劣的喝彩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4最新资料推荐? 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13第段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